必须要有一个能服众之人来坐镇。而这个人选,他早已准备让文帅哥出山。
东在此时,其实仍然津津乐道于宋瑞和他的“都督府”之策。而且他们的这个“都督府”,你既可以称之为类似于后世的大军区之法,也可以准确点地讲,是这个时代的方面军做法。
但东是真准备将它实施,因为在他的看法里面,由于这个中古时代通讯条件极为落后,随着范围、战事的扩大,你必须授予前线将领更大、也更集中的权力。而帝国在这上面,并不是没有教训。当初北宋在与西夏的战争中,有多场失利就是由于所谓的分权、导致前线的号令不一所造成的。
东在兵部提出,先将宋军划分为两大集团,让文天祥和张世杰分别统辖,雷州半岛上的张应科所部,由于距离广南东路较远而距琼州更近,暂归兵部直接指挥。这个提议,并没有引起什么异议。然而,当他把将来、所谓的“都督府”打算给端出来时,众人就变了。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非常敏感的提议。
因为宋代立国的历史背景,其实是五代之乱。而五代之乱的根,又在藩镇之祸。在世人的印象当中,这一充满暴力和杀戮的半个多世纪,全是武人造成的。再加上赵家老大趁着别人孤儿寡母,以一个武人夺得了这个天下,因此他的整个家族就始终对武人有了防范之心,深怕别人也来这一幕。所以有宋一朝,武人受到了所有“有识之士”前所未有的打压。而且这个观念,一直影响到了后代。
东固然已在众人的争议中,提高了武人的地位,而且在利益上也有了倾斜,可他所谓的“都督府”提议则完全不同,因为这涉及到了更重要的“权力”。
如果过去的节度使掌握的是一镇之兵,那他的“都督”,将来实际上就掌控了几镇之兵。这完全违背了宋帝国立国以来一直的做法。
虽然这是宋瑞第二次听到陛下的这个提议,但当着众人的面,身具文人和武人双重身份的他,就难以开口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而留守琼州的刘师勇、高桂、张德等人,在听了陛下“胆大包天”之语后,除了目瞪口呆,更是沉默不语。
陆秀夫的脸,很黑。
事实上,陆夫子未必会在意陛下授予武将高位、多赐钱财,因为这同样是南渡之后朝廷对中兴四大将的做法。甚至在行朝目前的情形下,看在宋瑞过去是文人的份上,他还可以容忍宋瑞和张世杰所辖之兵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的军权扩大,但这已经是他的底线。
也许是当着兵部众人的面,更可能是当着宋瑞的面,他没有立刻说话,但他还是表达了自己的反对。因为对像他这样的宋代士大夫来说,武人任何权力的扩大,都是他们心中的一根刺,即使他是陆秀夫。
东心里是真叹了一口气,甚至还有庆幸。若不是咱先把文武分开了,而是今天夫子们都在,哪场景,兄弟我怕是真会杯具滴。
他对陆夫子说道:“老师,朕以为,我们的复国大业,实已到了最关键的时机,为了复国,朝廷不能因噎废食,有些该施行的,还是要施行。”
陆秀夫转身离去,但在他的身后,却硬邦邦地再摔下三个字:“臣反对。”
望着他的背影,东没有说话。
屋子里的光线已经有点暗,刘师勇、高桂、张德等人都离开了兵部尚书的官署。今天的这个话题,是他们不愿、也不敢多言的。
看着站在窗前的帝国陛下,宋瑞的眼中有着太多晦涩难明的东西在里面。这个“神秘莫测”的小皇帝,他的胆子到底会大到何种程度呢
帝国陛下对他们这些人的信任,宋瑞不是不明白,甚至小皇帝在军中举措的奥妙,他也能体会到。但现在的他,由于帝国陛下已经给他笼罩在迷雾中的感觉,这已成为他最大的困惑所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