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大,把你的战船顶翻了都有。因此,双方基本上采用的是纵向的船头对船头。
刘深发觉,琼州水师在两次大战中均采用了在这个时代看来不利的横向战位。而且他还注意到,在杭州湾之战中,张禧利用了这个对方的“疏忽”,给予了对方以打击。那么,假如张禧事先有更充分的准备,假如他的船队不是沿钱江水道鱼贯而出,开始遭到打击就出现混乱,而是在更宽阔的水面上,不顾一切地一涌而上,对方肯定是凶多吉少。饿虎还怕群狼啊。
另外,刘深还注意到,在两次大战中,琼州水师都是在冬季从南面而来,这就使得他们处在了下风口。如果在即将开始的大战中,他再能借助风势纵火烧船,甚至直接以巨舰撞击对手,对手的处境可想而知。横向战位,是无法发挥撞击的威力的。
张禧准备不足都能重创对手,眼下自己有了更充足的准备,难道还整不过对方笑话了。
刘深自认为找到琼州水师战法的弱点,为了充分利用天时,所以他建议忽必烈等北风起时才出兵。他更认为对手也会去抢占有利的风口位置,所以他首先向北以占据上风口的战位。他的确判断的没错。
但他的盘算有个前提,双方要阵战,如果对方不和你进行堂堂正正的对阵呢
杭州湾战后,回到琼州的刘师勇曾为水师的损失向陛下请罪,东安慰了他:“刘将军,不必过于自责。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这个道理,朕还是知道的。”
他拉着刘老大的手边走边说道:“朕只是觉得,咱们的军械变了,过去的战法自然也要相应地改变,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新军械的威力,恐怕您和水师的兄弟们还要多加琢磨。”
说这话的时候,哪个穿越者心里没少腹诽:泉州战后,咱要你们总结,你们倒好,给兄弟咱弄出个抢劫的检讨书出来,但这次,哼哼,该正儿八经地检讨检讨了吧
实际上,刘师勇刚开始的时候,也琢磨的是如何阵而战之,这同样也不能怪他,因为人的旧有观念和固定思维是有惯性的。你比如说,水战中的纵向撞角战术,即使是在几百年之后造出坚船利炮的西方,依然曾流行过。
刘老大不可能不重视风向的因素,炮船的软肋之一是它载有大量的火药,火攻是它的克星之一。他更注意到,如果在杭州湾之战中,没有风向的不利因素,张达和方兴不会受到那么大的损失。这就和赤壁之战是一个道理,东南风下北边的人放火,还不知道到底烧的是谁。
但他考虑的要比刘深还多,因为他还发现了在不利的风向下,给水师带来的另一个“小小”的影响,那就是烟雾。火炮发射后,总会产生很多的烟,在迎风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军士们的视线,甚至迷了士卒的眼。炮船上装载的火炮越多,这个问题就越大。
刘老大的脑门上也不是没有出现黑线,对手的实力强大那是明摆着,人家也并不是没有懂水战的将领,必然会在大战中抢占有利的战位。而己方总体来说是由南向北进攻,如何摆脱不利的战位,就的确应该好好琢磨。兵法上可是说了: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
刘师勇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手下不乏没有被旧观念束缚住、想法另类的人才。
当他召集水师将领,列出己方各种不利的条件,商议如何对付北兵之时,其他的人,包括刘尚武,还在议论、琢磨如何抢占有利的战位,海盗头子黎德却露出了不耐的神色。他迫不及待地开口言道:“总使,末将以为,我等不必管北兵水师如何,能战则战,不能战,先走,回头再战。”
霍公明和尤宗祖一听,一起翻了黎德一眼。海盗见海贼,还不是谁都知道谁霍公明立刻挺身言道:“总使放心,不必您亲自出马,只要您给末将战船二十艘,末将先一点一点将那帮混蛋给收拾了,然后您再率水师前来围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