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四章 动员(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虚伪”的观点:做人要“厚道”,什么事不能太过分了。

    其实所有的原因都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那就是:尽管东也在努力地溶入这个时代,但他还是和这个年代里的人有代沟,而且这还是n代的代沟。

    听了两个夫子的长篇大论,东的眼珠子转了转:咱是不是犯了没有因地制宜的错误这毕竟是历史上的中古时期,不是咱原来哪个时代,太死板了就不对了。

    可是,您要是放开来拉人,如此大规模的迁移,这里面怎么会没有暴力连孔明这样的帅哥,史书上用的都是“拔”,而不是“请”或“搬”,这里面的情况可想而知。中国史书里的好多用词,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绝对的精妙。

    东怕的是,下面会不会就此冒出很多浑水摸鱼、趁火打劫地家伙这可是与他现在正在进行的整顿军纪是有冲突的。

    他忍不住抓了抓脑袋:“老师,文相,迁百姓,朕没意见,但是下面的人会不会真的很扰民”

    “陛下,为了复国的大业,必须如此。”陆秀夫义正词严地说道。

    “陛下所虑,臣自会率兵部和督军司严加督察,请陛下放心。”文帅哥肃然而言。

    好么,这两夫子现在是铁了心要当人口贩子了,世风日下啊。

    东想了想:“老师,文相,朕看要不这样办,有房有车的人,哦,不对,有房有地的人,他们多半不愿意来,那些人就算了,不必管他们。无产无业的百姓,他们应当还是愿意的。咱们重点招这些人,告诉他们,来了之后,不愿意留下的,可以回去。你们认为如何”宋代流行的是佃户制,那些佃户可是没有土地、专门帮人种地的主,这些人家里可没有什么财产,你就是趁火打劫,也劫不了什么东西。

    文天祥和陆秀夫互相看了一眼,也不能逼陛下太紧啊,他们一起回到:“臣同意。”其实他们也明白,这样的人给他地还免赋税,真要来了,也就死心塌地的没几个人走了,这的确要比什么大户强。

    东看着文天祥说到:“文相,抢东西、搬东西、招人,这些兵部都要和老师他们细致的协调,更要让各部明了职责,不要让下面的人觉得自己吃亏了。”你事先不分工清楚,都去抢钱去了,其他的事没人干了不说,还产生了分赃不均的矛盾。泉州之战的教训,其实在这方面是有的。

    他又叮嘱到:“同时还要再强调军纪,真要是出了乱子,以后咱们怕是就不能这样干了。”这事现在闹的是规模越来越大,咱也有点架不住了,这次就这样吧,也不能打击了你们各位老大的积极性,毕竟这对咱也有好处,但你们可不要不能收场哦。

    文天祥再度严肃地回到:“臣遵旨。”

    宋瑞回到了兵部,立刻召集军中主要将领议事,向他们传达了陛下新的旨意,并着重从扩军的角度强调了招人的重要性,并严厉地重申了军纪。张世杰、刘师勇、苏刘义一听,马上心领神会。抢钱要少讲,免得文官们眼红多嘴,多提招人扩军,这才是“正事”。上一回军纪风波,陛下在文官面前一直装傻。可这一次,文官们也是跟着去的,你要是再弄出点事,什么结果就不好说了。

    苏黑手当场杀气腾腾地宣布,对违反军纪的家伙,他是一定要“从严、从重”的处罚。

    过后,这三人又各自回到自己的衙门再度召集手下开会。

    苏刘义召集督军司的家伙们说得无非就是:这次行动,看到哪个混蛋违背陛下的旨意,行为不轨,就地整人。

    张世杰在会上,除了强调将来扩军的必要性,剩下的也就是冷淡:“前次军中斗殴,陛下对你等眷顾,但这次,哼哼,我看也无须督军司来处罚,犯事的,你就直接到文官那里去领罪。”下面的人是一阵恶汗。

    刘师勇在水师的衙门里先将他的“小崽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