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汗位之途 五(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作为三路进军中的一路,你最起码要做到牵制对手的兵力,兀良合台可以说是非常积极,认真贯彻了整个作战意图。可是忽必烈呢,根本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我们看到元史本纪宪宗还记载到:

    “夏四月丙子,大雷雨,凡二十日。乙未,攻护国门。宋将吕文德以艨艟千余,溯嘉陵江而上,命史天泽击败之。”

    南宋看见上游危急,命吕文德大举增援川中。吕文德先到重庆,然后前往钓鱼城,由于史天泽占据上游,同时在岸上以弩箭、炮石对溯江而上的舰队进行攻击,结果前锋船队不仅败退下来,还冲垮了后面的船队,吕文德只好先退回重庆。但如果忽必烈主动全力进攻,吕文德还能不能进入川中增援,就不好说了。

    他是不是在故意放宋军进入川中,以对付蒙哥钓考局考核官员事件虽然过去了,可是疑虑毕竟已经存在了。我们无法猜测这里面很多事情,线索还是太少了点。但不正常,是肯定的。

    “九月壬寅,诸王穆哥自合州遣使,以宪宗凶问告,且请北归。帝曰:吾奉命南征,岂可无功而返。”明明郝经已经给了最为清晰的分析,但这番作为,是不是有点惺惺作态要成就功业,老忽你早干吗呢现在怕是为了帝位,急需成绩吧

    “甲辰,登香炉山,俯大江,江北为阳逻堡,其南岸曰许黄洲,宋人严兵守之,列战船江中,军容甚盛。董文炳率死士鼓掉疾趋,诸将分三道继之,宋兵败遁。文炳麾众登南岸,使其弟文用轻舟报捷。帝问战胜状,因举鞭仰指曰:天也。”这个时候,成绩是很重要滴,要不怎么镇住那些人

    董文炳关键时刻的确立了功,蒙哥攻川其实是以失败告终,但老忽不论如何,是取得一些胜利的。这恐怕也是后来忽必烈十分信任他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忽必烈还从贾似道手里为北元帝国得到了很多的实利。

    “十一月丙辰,移驻牛头山。兀良合台至潭州,遣使来告。命也里蒙哥以兵援之,且加劳问。宋制置使贾似道遣使求和,请输岁币。是日,帝班师。”东西到手了,面子也有了,英明神武也已经展现了,也该抓紧时间回去了。

    “中统元年春三月戊辰朔,车驾至开平府,哈丹、阿只吉率西路诸王,塔察儿、也先哥、忽剌忽儿、爪都率东路诸王来会,偕文武大臣劝进。帝三让,诸王、大臣固请。”这是老套路了,肯定是儒生们教的。

    历时两年的蒙哥攻宋之举,在忽必烈的身边一定发生了很多不为人所知的事。合州志的记载是,蒙哥被炮石击中,拉施特的史集说是得了痢疫。但也有可能,在关键的时候,蒙哥是被人暗算的。更可能,忽必烈的所为,就是故意让宋军把蒙哥留在四川。如果咱说,整个攻宋计划,都是老忽这边策划的,目的呢,一是为了让老忽重新掌军权,另一个是顺便对付蒙哥,要不老忽怎么这样对攻宋不上心呢不好猜啊。

    我们虽然不做深入的猜测,但所有这些秘密,都应该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刘秉忠。让我们看看忽必烈自己是怎么说的。

    至元十一年,刘秉忠扈从至上都,其地有南屏山,筑精舍居之。秋八月,秉忠无疾端坐而卒,年五十九。帝闻惊悼,谓群臣曰:“秉忠事联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险阻,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

    他人莫得闻,别人都不知道的事,会是什么事呢

    刘秉忠,又名子聪和尚,他原先是瑞州人,后迁居邢州。

    元史载:秉忠风骨秀异,志气英爽不羁。八岁入学,日诵数百言。年十七岁,为节度使府令史。居常郁郁不乐。一日,投笔叹曰:“吾家累世衣冠,乃为刀笔吏乎丈夫遇不于世,当隐居以求志耳。”即弃去,隐武安山中,久之,天宁僧虚照招为弟子,使掌书记,后游云中,居南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