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七章 汗位之途(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已经有了国家的雏形,但开始时,实际上还是一个部落国家。这里面的兄弟,除了会放牧,就只知道抢劫。周围的国家和地区讲难听点,就是他们的银行、仓库,需要了就去抢一把。他们根本不懂得治理国家,自己的部落还没有完全收拾利落,连文字都没有,开始的时候,经常用的还是畏兀尔文,其他的就更不要提了。

    是耶律楚材,为他们这个武装抢劫团伙,初步建立了一整套规矩。耶律楚材给蒙古人上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他“教育”蒙古人,不要吃像太难看,要“文明”点地捞钱,也就是收税。

    元史耶律楚材列传载:“太祖之世,岁有事西域,未暇经理中原,官吏多聚敛自私,赀至巨万,而官无储偫。近臣别迭等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楚材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帝曰:卿试为朕行之。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凡长贰悉用士人,如陈时可、赵昉等,皆宽厚长者,极天下之选,参佐皆用省部旧人。辛卯秋,帝至云中,十路咸进廪籍及金帛陈于廷中,帝笑谓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国用充足,南国之臣,复有如卿者乎对曰:在彼者皆贤于臣,臣不才,故留燕,为陛下用。帝嘉其谦,赐之酒。即日拜中书令,事无巨细,皆先白之。”

    在铁木真时期,蒙古人不断地在西域征战,因为根本不懂如何管理那些被占领的土地,所以从来只知道杀人、抢财物、强奸女人,然后将那地方整成荒芜人烟的白地。唯一知道点的,就是把哪里变成他们的牧场。下面的人搜刮民财成为巨富,可是国家却无半点储蓄。就这样,下面的人还想把中原的汉人全赶走,把农田变为牧场。如果按他们说的做,北中国还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丢掉性命。

    是耶律楚材告诉他们:“还是留下汉人好,哪样咱们可以来收税,这些税足以满足大汗您南征的需要,谁说汉人没用呢”当时的元太宗窝阔台也像听天书一样:“有这样的好事你弄给俺看看。”

    耶律楚材就把当时的蒙古帝国分成了十路,分别派去了收税的官员,结果到了秋天,这些人就把大批的金银布帛呈送在大汗帐下。蒙古人这下才开了眼。

    留下那些南人让他们耕种、劳役,回头派个官来就能收钱、收粮、收绢,而且年年都能收,怪不得南边始终这么有钱。靠,看来以前把那些人都杀了,是亏大发了。蒙古人恍然大悟。

    这个事情大约发生在窝阔台为汗的1231年。忽必烈一定知道、而且很可能亲眼目睹了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因此,这应该是对老忽影响深远的一次“小学教育”。老忽从此开始悟道了,而且比所有蒙古人都悟得更彻底。也正是因为他在其他蒙古人眼里,悟道悟得过了点,所以后来惹了一大堆麻烦。

    但老忽那时候还是“小忽”,没见过什么世面,在这个过程中高低还是被忽悠了。

    窝阔台吃了一惊后,忍不住问了耶律楚材一句:“你这老儿的确有点本事,整天在咱面前晃悠,啥事不干就把钱给整来了,和老子说实话,南边的那帮家伙和你比怎样”

    耶律楚材这个被“汉”了的家伙,就用“汉”的方法又谦虚了一下:“人家哪里都是高手,咱这低手,只能待在北地,所以被陛下您给逮住了。”

    这要是在汉人哪里,别人早就明白了:得,这过分谦虚,肯定隐藏着骄傲。就是窝阔台也不是不明白。但听在当时的“小忽”耳朵里,他一定想到:“是啊,这个耶律楚材也就是学汉人儒生的,他一个旁门左道的第n代弟子都能弄成这样,那要是儒生们来弄,岂不是弄得更好人家才是武林正宗。”从此,他就对儒生们有了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的景仰之情。

    等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