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阅军(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会带他们回去取更好的。”

    老杨的脸上神采飞扬了:“臣明白了。”

    这话说出去,他既能向别人交代,也是很有面子滴。

    但停了一下后,他又说道:“陛下,那些禁军和义勇无论如何还是需要派监军前去管束的,先王之法可不能违背。”

    我已经将希望、信心和利益都摆出来了,也许就差让所有人都知道罢了。但我做到这些之后,就不可能让你来拣便宜了。

    东笑了笑,打断了他的话:“舅舅,三天之后,我们再说好吗”

    宋景炎四年二月底的一天,琼山府外帝国军营的大校场人山人海。从早晨起,一队队士兵就进入校场四周按区坐下。琼山府的人倾巢出动不说,周围八乡的百姓也全都跑来了,他们占据了一些山坡,树上也爬得到处都是人。

    巳时整,帝国陛下在众位朝臣和将领的陪同下进入校场,并与几位重臣和将领登上了设在北面的高台。帝国今天要举行前所未有的阅军仪式。

    为了弄好这个阅军,更重要的是让其效果最大化,帝国君主和几个主要将领进行了秘密策划。水师除了执行必要的海上巡逻人员外,全部参加。步军警卫则去掉一些重要的、其他人还不熟悉的地方,全部交给刚上岛不久的张世杰所部,剩余的原岛上已受训人员一律参与。如此,参阅宋军将有六千多人。

    在队列上,东按照后世阅兵的方法,稍加改动,规定每个方阵三百人,前面有一个领军。同时,虽然在服装、兵器、铠甲上做不到一致,但不同的队列里尽量做到统一,实在不行就徒手。在阅兵队伍行进的路线上,受阅军阵将由东向西经过阅兵台,穿过大校场。

    东原先不想弄军乐队,因为这个时代没有这个。可是没有乐,就还不够震撼人心,东考虑再三,指示苏刘义弄了十几面大鼓,事先就队伍行进的节奏,进行训练,以便相配合。

    这是一场哪个时代前所未有的阅军,也是后世所没有的。

    随着禁军总教习苏刘义一声令下,鼓声响起,阅兵开始。

    在震人心魄的鼓声中,首先是张应科和他的队伍进入校场,向阅军台走了过来。

    这不是正步,只能算是齐步。在没有好的鞋子或胶底鞋的情况下,练正步容易伤了士兵的脚。但是齐步走,您只要整齐,也是非常有强悍力的。

    在人类的美学世界里,美绝不是只有一种。阴柔是一种美,和它对称的阳刚同样也是一种美。闲散是一种松弛的美,齐整则是一种凝聚的美。如果动作的机械给我们的是单调,但只要将它们合理的整合起来,就能够给我们带来流畅的美感。我们还可以举出动与静、奇与正等等各种各样美的形态。但所有美的形态,它都会给人以感官上的享受和刺激,特别是一种新的、没有见过的形态,它更符合人类猎奇的心理,给人的印象就更深刻。

    张应科在即将进入阅军台前方的区域时,拉开嗓子喊到:“一、二、三、四。”随即,他漂亮地将右手中的剑竖到胸口,剑尖朝上,头摔向右边,向阅军台行注目礼。在他后面的队伍里则爆发出了整齐的“一二三四。”

    同时,阅军台上,东、文天祥、张世杰、刘师勇和苏刘义全都严肃地举起了手,注视着队伍,行举手礼。

    鼓声更响了。

    校场上的人全都张大了嘴,这的确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想象和见识到的。

    张应科和他的手下已经从失败的颓唐中走了出来,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挺起了胸膛,也许他们就在凝聚自己的杀气。

    刘尚武走过来了,这个已经是老兵的军人,现在一定不会再有历史上的遗恨。除了比以前更锐利的眼神,他的脸上早已恢复了帝国军人久违的豪气。他和他的手下带着骄傲的神采滚滚向前越过大校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