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水陆之争(第1/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陆秀夫听了陛下的“圣喻”,心里真的是有点五味杂陈。

    陛下这次所谓的改变,动静实在不小,但还好,不是不可以接受。因为在他看来,禁军实际上还是由文人掌控。

    文天祥可是正而八经的文士,他掌管兵部,你是不能认为文人在朝中的地位下降了的。

    陆秀夫本人并不是一个喜欢揽权的人,这从宋史中就能看出。

    他在李庭芝幕府中时:“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或时宴集府中,坐尊俎间,矜庄终日,未尝少有希合。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

    陆夫子是个难得的才子,当时的文人很少有能比的上他。他性格沉静,不求别人都了解自己。同事之间,来往应酬,甚至宴会中,他的表现不仅不张扬,而且用后世的话来形容,就是根本“不入流”。但交给他做的事,都办理的很好,所以李庭芝非常器重他。

    历史上即使是行朝的后期,他实际当政,他也让着张世杰。当然,他也不会高尚到把自己的位子给让出来。

    关于文天祥在朝中的安排,他曾经向陛下建议:恢复宋瑞的右丞相职位。但他的“好学生”当时只是笑笑,说了句:“先等等吧”。他也以为是因为宋瑞江西兵败的缘故。

    现在来看,哼哼,他的“宝贝学生”很有点蓄谋已久的味道,直接就将军事大权放给了宋瑞。

    朝中现在也算是两巨头了,自己的权力也等于是被分走了部分。这个人小鬼大的皇帝用心,可是够坏的啊。

    其实让宋瑞管兵部也没什么,宋瑞是真正的忠义之士,他在兵部也的确合适,令人放心。

    只是小皇帝越来越过份了,竟然将祖宗的监军都给整没了,那可是历代和本朝管束和压制武人的重要举措之一。五代武人乱政的教训可不能忘,这可不行。

    还有哪个苏刘义的什么督军司,它又是干什么的呢

    虽然自己大概也能猜到点“监军”和“督军”两者之间的关系,但还是问清楚的好。

    他开口问道:“陛下,刘义的督军司是干什么的呢”

    这同样也是苏刘义心里的疑问。

    东正正经经地说道:“老师,朕听了您的教诲,又看了资治通鉴所载,您说得对,这个武人干政是绝对不允许的。军人的职责就是时刻准备打仗,别的不要管,也不允许去管,治理天下的事应该让文官们去做。各位将军务必记住朕定的这个规矩。”

    多么的大义凛然,其实满脑子的不怀好意。

    文帅哥当即就明白了,这是陛下让他也同样不要干涉朝政。

    至于张世杰和刘师勇,本就是武官,这么多年下来,早就明白帝国朝堂的这个道理。

    杜浒就更不要说了,他现在的职位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转眼之间已是帝国朝廷里核心的人物,他根本不想再管其它的事,也没时间管。

    “朕觉得历朝历代设立监军是有道理的,”陆秀夫听了松了一口气,可陛下后面的话又让他的心提了起来。

    “不过,它不好。”

    所有人又都望着这个小皇帝。

    众目睽睽之下,咱也是不太好意思滴。

    东抓了抓脑袋:“这个,这个,过去的监军很混乱。”

    这是实话,皇帝派出去的人,有文官,有太监,还有宗室的人,反正是随意性很大。不过所有人都知道,陛下又有新想法了。

    “朕觉得这个监军应该弄一些人专门来做。”

    得,又来“专门”了。

    其实所有人都证实了自己的猜测,这事就是苏刘义做了。什么督军司,干脆点,监军司不就得了,“监”和“督”还不就是一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