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军队(第2/3页)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游牧民族骑上马,拿上弓箭,冲到农耕民族那里时,他们不仅能抢到粮食、财物,还有漂亮的,他们怎么能干劲不大呢他们当然会越干越起劲,越干越贪婪,规模越来越大,次数也越来越频繁,甚至想获得全天下的财富。蒙古人不是有句话叫做:让青天照耀下地方,全成为他们的牧场吗

    一句话,他们在掠夺的过程中获得的利益,刺激着他们不停的从事这项“事业”。

    反过来,大宋的士兵打仗会有这样丰厚的收益东没有仔细看过这方面的资料,但他相信肯定没有这么优厚的待遇。

    蒙古军的确是当时一支强悍的军队,哪个时代也的确没有出现一只超过他们的军队,但他们绝不是无敌天下的军队。

    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同样上演了两个集团的大对决,而其中的一方,崩溃之快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即使没有创造中国历史之最,也算得上是空前绝后。当后世的人们读到这段历史时,心中不免多有疑惑,于是各种各样的理由和解释通通冒了出来。

    但只要你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问题,其实就已经接近了事实。

    当一方将土地分给占中国人口近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时,它已经抓住了中国历史的核心所在,成功就是必然的了。试想一下,在哪个年代分给你十亩八亩地是什么概念

    当后世的弟兄们走向社会,来到南方打拼,这时候有两个公司供你选择,一个公司给你一千五百块一个月的工资,虽然你干好了能升职,还有可能提奖金,但你至少现在吃饭可能都不够,更别提还要付日见昂贵的房租。而另一个公司先给你一套三居室,工资一千块,然后再告诉你,干的好还有晋升和提成。兄弟,你会如何选择

    也许你不在乎这些物质利益,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不在乎

    当你跑到另一个公司,听到对面的一方原来是有外资背景而恍然大悟时,兄弟,你身边的哪位嘴一撇:“忽悠吧,别人有没有外资咱不知道,你们他娘的不也有外资,怎么不见给弟兄们分点。”

    他还不算什么,他旁边的哪位根本就没听,而是一直在琢磨怎么将老板的宝马、大奔给整到对方那边去,好混个进身。

    为什么某支军队大批大批的倒戈,甚至开着飞机、军舰往另一方跑,而另一边即使在最困难最艰苦的时候,也罕有成建制的投降

    洗脑真的有这样的威力不会吧。“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可不是二十世纪中国才有的,“不见兔子不撒鹰”也不是才流行的。如果你需要更早的例子,东汉初年的马援还对汉光武刘秀说过这样一段著名的话:“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

    什么样的说教都比不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你说了半天,根本就没有几亩地、一套房的威力直接。

    中国的百姓要求并不高,如果以前是“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那么二十一世纪又是什么呢“有房有车,美女帅哥。”

    他们的要求实质都一样,更重要的是,他们中很多人为了保卫自己的财产,是愿意拼命的。

    这种分田地的做法根本不是西方的思想,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中也根本没有什么分田地的高论。反过来,二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大秦帝国实施的,是著名的“军功授田”,它以此建立起了一支无敌的大军,统一了六国。而后代的汉、唐,包括现在东所在的宋,历代的通典和食货志中早有记载,建国时都以帝国的名义分土地给农民。

    即使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先行者、国父他也早早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为什么

    西方如果有这样的思想,他们是不是抄中国人的、侵犯了中国人的知识产权,还不好说呢。

    先人早就告诉过我们,“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为经济利益的不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