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3章 华约VS北约(第2/3页)  唯我独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建工作势必进行。但欧美各国都没有能力买中华帝国的钢铁了,降价势在必行。但降价并不是长远之计。欧美本土钢铁工业的恢复会对中华帝国的钢铁行业造成严重冲击。

    同样,资源和商品过剩的现象不仅仅是钢铁行业。中华帝国在各行各业的工业商品产量都处于世界第一位,商品过剩的规模十分庞大。中华帝国内阁经济规划总署判断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在未来的五年间将导致中华帝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此,中华帝国皇帝王晨浩提出援助欧美的帝王计划。帝王计划意在向中华帝国在欧美的盟友国家提供巨额的低息贷款,帮助欧美国家尽快恢复经济实力。但经济援助的背后是附加政治条件的。即欧美各国获得中华帝国的援助贷款,需要开发他们的国内市场给中华帝国,中华帝国提供的贷款只能用来购买中华帝国的工业品和技术援助,这样就保证了中华帝国的行业优势,长远的占据欧美市场。

    帝王计划很快得到了欧美各国的一致欢迎,于是中华帝国启动了一万亿龙币的振兴欧美经济援助计划。按照中华帝国内阁的评估报告,二十年间,这一万亿龙币将为中华帝国带来至少五倍的利润,即能够为中华帝国赚得五万亿龙币。

    不过,帝王计划还有一个政治目的,那就是强化以中华帝国为首的联合国各成员国之间的同盟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但以德意志第三帝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并未被彻底消灭。希特勒的战争机器也没有完全熄火。

    随着中德密约开始生效,中华帝国支持自由法国向维系法国进军,在一个星期内彻底消灭维系法国残余,统一了整个法国。

    同样,德国职责苏军在德属东普鲁士屠杀三万德军战俘和强暴十几万德国妇女,以此为借口再次向苏联宣战。

    斯大林向中华帝国求救,但中华帝国和整个联合国都只是呼吁苏德停战和谈,没有向德国真正的施压。在德国周边地区的联军部队更是加速撤离,坐视苏德开战。

    直到这时,斯大林已经很清楚中华帝国等国家的政治阴谋了,他们不会允许苏联这个红色力量的存在,所以才会放任德国继续侵略苏联而不管。

    斯大林于是只能号召苏联人民继续同德国纳粹侵略军作战,但苏军精锐已经殆尽,仅存的百万苏军都是新兵,平均年龄才根本无法抵抗德军的攻击。更何况,德军拥有核武器,是立于不败之地的,这场战争不管怎么打都将是苏联战败。

    1944年3月18日,第三次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主力三十三万余人被德军党卫军第一集团军群全歼。至此,苏军再无力对抗德军了。

    军事上的失利,政治制度被全世界所排斥,经济陷入崩溃,没有任何的国际援助,苏联人终于崩溃了。

    3月20日,斯大林向希特勒求和无果,于当天下午宣布投降。

    苏联的投降,就如同巴黎公社一样昙花一现。德军控制了苏联全境之后,希特勒立即下令解散苏维埃政党,逮捕一大批死硬分子。同时,希特勒扶植原沙俄时代杜马议会国大党党魁,沙皇皇室成员之一的尼古拉维奇重新复辟沙俄政府,但改为君主立宪制,由亲德的国大党执政。

    4月3日,沙俄新政府宣布加入德意志联邦。与此同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三国也加入德意志联邦。

    4月7日,希特勒在柏林宣布废除同盟国条约,成立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联。11日,德联各成员国在柏林签署政治、军事攻守联盟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新生的德联和北约军事组织对全世界构成新的威胁,英法等国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华帝国提出了帝王援助计划,其目的就是将英法等国拉到中华帝国的阵线里来。

    由于二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