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4章登基御极,吾皇万岁(第2/3页)  天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辅佐朝政,但又担忧张xuan作为新皇,会全面否认唐制,另立新制,致使朝廷内乱动dng。见张xuan大体上主张沿袭旧制,略有改革,也算是稳健之君了。

    陈希烈躬身拜了下去“陛下英明,老臣感佩之至”

    “陈相,我的意思是,内务省设内务令一人,shi中两名。都察省设都察令一人,shi中两名。政务省设宰相一人,六部尚书参知政事,共理国政。由你出任宰相如何”张xuan摆了摆手,轻轻一笑。

    陈希烈大惊,惶恐地俯身跪拜在地“老臣何德何能,不敢妄居宰相之职,请陛下收回成命。”唐时的相国其实是很多的,这是皇帝为了朋分相权而做出的举措,所谓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就是入相。而张xuan的构想,则是设立宰相一人。总揽朝政,这就赋予了宰相极大的权限,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陈希烈鼻然是有些受宠鼻惊。

    但实际上,却也不尽然。所谓六部尚书参知政事,也即入相,也就是说,政务省有一个大丞相,六个副丞相,共同理政,因为后者更具有实权,所以会形成相互制约。

    因此,在张xuan的谋划中,政务省宰相的权力貌似最大,其实受到皇帝和六部尚书的制约,荣耀大过权限。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只有陈希烈堪为这个职位了。至于杨国忠这种jian佞小人,张xuan日后会逐步弃用,只是暂时还不得不消他。

    张xuan微微一笑,起身将陈希烈扶了起来“陈相年高德劭,堪为百官之首。还请陈相以国事为重,不要推辞为好。”

    陈希烈情怀jidng,脸色涨红,慨然再拜“陛下知遇之恩,老臣感ji涕零,自当舍死忘生以报陛下厚恩。,

    “张xuan微微颔首。

    “另外,我有意要重新调剂天下行政区划,对各道进行调剂而藩镇之事,军政刑法合一的体制带有诸多缺陷,处所藩镇权力过大,严重影响朝廷权威。我意,去除天下藩镇,政务、军务、刑法分手,各道设立巡抚、各州设立刺史、各县仍设县令,县向州、州向道、

    而道向朝廷政务省,自上而下节制,总领天下政务。”“各道设立都察使衙门,直归朝廷都察省。监督处所官员,向朝廷负责。”

    “而军务,则仍旧设立八大大都督府,总领天下戎马。为安西、

    北庭、陇朔、河西、剑南、河南、范阳、安东。朝廷设立天下戎马总领大都督府,统率各处所大都督府,兵部辅之。”“由此,处所军政督察三权分立,相互监察制约,自力运行,各安其责。”张xuan微笑着望向陈希烈“陈相以为然否”

    陈希烈长出了一口气,知道张xuan这时吸取唐时纵容处所藩镇权力过大的“前车之鉴”等于是变相的削藩。

    若是平时推进此策,肯定会引起各大藩镇的矛盾,但现在,天下打乱重新洗牌,张xuan掌控大局,利用强力手段推进,障碍很小。

    而事实上,范阳藩镇、陇朔藩镇、河南藩镇和安东藩镇形同虚设,而河西哥舒翰作为降臣,自不敢说什么。至于安西的杨锜、北庭的程千里以及剑南的安思顺,恐怕大势所趋也无能为力,只能从命。

    “陛下英明,老臣深以为然。”陈希烈笑道。

    张xuan在陈希烈府中呆了两个时辰,临近即位大典时ォ离开陈希烈府中,回宫。

    陈希烈也跟着张xuan进了宫,两人一番长谈商讨,已经基本上将新朝的各项大事定了下来。固然这基本上就是张xuan的个人主张,陈希烈不过是遵从罢了。

    见陈希烈从张xuan入宫,杨国忠等朝臣吃了一惊,猛然醒悟过来,此次张xuan请陈希烈出山,想必是要拜相了。

    杨国忠固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