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5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第2/3页)  天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瑄摆了摆手,南霁云和雷万春两人也是兴奋得躬身*。

    “张大人掌控后方战场,抵御吐蕃伏兵,也有大功……回纥骑兵火线来驰,本帅更是谨记在心。”

    “此一战,我军大胜。诸位劳苦功高,血战之功,本帅自当亲自上报朝廷。”

    “张大人,你率鄯州卫收拢伤兵,收拾战场。记住,凡我军卒尸体,都务必收敛安葬,不得漏过一人!同时登名造册,以彰功勋。本帅要上表为这些阵亡兄弟请求封赠。”

    张瑄面色肃然,他扬手指着高坡之下的一个位置,“张大人,在此处立一座高碑,上书‘天宝十二载夏七月二十八日,鄯城大捷,我军死难将士永垂不朽!”

    “碑成之日,本帅将亲自来此,为死难将士焚香祭拜!”

    “是,下官遵命。”

    “诸位英灵不远,英魂永存!”张瑄的声音哀伤而有力,他面朝战场的方向缓缓拜了下去。郭子仪等将领也默然随着他向前方战场躬身一拜,良久才起身。

    ……

    ……

    就在众人以为张瑄就要下令班师的时候,张瑄突然大喝一声,“郭子仪!”

    “末将在!”郭子仪一怔,拱手抱拳道。

    “郭将军,速速整军,除鄯州卫留下之外,剩余兵马随本帅追上赤岭,追杀吐蕃残兵败将,直入吐蕃境内!”

    张瑄慨然朗声高呼道。

    郭子仪一怔,却没有任何迟疑,立即领命而去。他一走,南霁云和雷万春则紧紧相随。

    郭子仪虽然觉得大捷之下,没有必要再继续追杀吐蕃人,而进入吐蕃境内更是有失稳妥。但郭子仪经此一战,已经对张瑄产生了深深的敬畏感,不敢当众违抗他的军令。

    一来是因为火器的威力,能发明如此惊天利器的张瑄,岂是池中之物?

    二来是因为张瑄的谋略胆识和大局观。这一战,完全是张瑄一个人的谋划推动,虽然具体的指挥落在他的头上,但战略战术却是张瑄的,他只是帅令的执行者和具体落实者。

    这个时候,谁要是再当着郭子仪的面说张瑄是个领军作战的门外汉,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只会纸上谈兵,郭子仪肯定会给他一个大巴掌。

    苏扈冬眉头一皱,她下意识地就要张口反对张瑄进兵追击,但突然又想起自己跟张瑄的赌约,她已经输得通透通透,事实摆在眼前,张瑄自有谋划,她只能生生闭住了嘴。

    张巡犹豫了一下,抱拳道,“大都督,下官以为……我军大胜,当适可而止,不宜追击深入吐蕃,免得孤军作战,深入吐蕃军马重重包围之中。”

    张瑄淡然一笑,“张大人,吐蕃兵马总计不到20万。有十万余经略西域,布置在我大唐河西、剑南两线,而吐蕃又聚集兵马五万人吞并河珧,对我河珧虎视眈眈……此刻,吐蕃境内可调动的兵马总共不到5万人。”

    “我军趁大胜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入吐蕃,攻城略地,一战就走……况且,本帅自有主张。”张瑄挥了挥手,面朝赤岭的方向朗声吟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张大人,你且领军收拢伤兵,安排辎重粮草补给,等待本帅在吐蕃大捷的军报!”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张巡低低吟诵了一声,忍不住抬头拍手叫绝道,“大都督出口成章,语含深意,气势雄浑,下官佩服!”

    张瑄哈哈一笑,却是转头无语。

    苏扈冬深深凝望着张瑄的背影,目光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柔和。

    ……

    ……

    月光皎洁,光照四野。

    近三万唐军肃立结阵,整装待发。

    张瑄俯身握了握花奴儿有些冰凉的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