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0章气势如虹、怒发冲冠!(第3/4页)  天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或防备吐蕃人,或于另一路赤柱的兵马作战,后方空虚。灵州城只留下了数千守军,由封常清镇守后方,全权管理陇朔政务防务,同时为大军调配辎重粮草。

    这也是一项重任。甚至可以说,封常清的担子很重,他这个后勤大管家能不能当好,直接决定着张瑄在前方的作战成败。

    ……

    ……

    鄯城。

    鄯城是大唐境内距离吐蕃最近的一座城池,城防并不高深,是一座军屯之城。

    赤柱的三万骑兵以鄯城为大本营,先后侵占了临近的临蕃、古浪等三座城池,白马营、湟水等八座大唐戍边城堡,深入推进大唐境内三百多里。

    赤柱驻跸在鄯城,亲率兵马两万,而其余一万余人,则分别侵占各座城池、堡垒,这几日,吐蕃人在周边地区肆意掳掠粮食和人口,青海一线地区边民几乎尽数逃遁进了鄯州城中。

    落日西斜,青海一线旷野上狼烟滚滚,说不尽的萧瑟肃杀。众多良田被践踏,而那纵横四野的官道上或者小径中,间或还有唐军败退时留下的残败军旗,以及部分盔甲兵器。

    赤柱全副甲胄站在鄯城城楼之上,凝视着前方的鄯州大城。

    他心里实在是有些犹豫,该不该即刻进兵,去拿下鄯州,与郭子仪的兵马战一场。但他又担心张瑄的陇朔大军增援在后,自己这三万人孤军深入,怕中了张瑄的埋伏。

    “二王子殿下,急报:大唐陇朔大都督率军两万从灵州西进,增援鄯州,已经到达鄯州外围,与郭子仪的两万人合兵一处。”

    赤柱猛然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这位张大都督终于还是来了吗?”

    ……

    ……

    鄯州城。

    张瑄站在城楼上同样凝望着鄯城的方向,脸色非常阴沉。吐蕃人对于青海一线的破坏力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周遭百里之内,几乎所有村落都被吐蕃人焚毁,付之一炬。

    好在张瑄早有安排,军队掩护边民撤退,人口的伤亡倒是不大。

    虽然明知这是成大事所不能不付出的必要代价,但张瑄还是感到了深深的内疚和无尽的愤怒。

    郭子仪和张瑄等将领毕恭毕敬地站在他的身后,不敢吭声。

    张瑄上了城楼,已经在城楼上默然肃立了一个多时辰不发一言,谁都能看得出来,他已经站在了一个即将怒火喷发的节点上。

    张瑄猛然扭头望着郭子仪,冷冷道,“郭子仪,速速派人将边民护送离开鄯州,去河州安置,告诉边民,他们的所有损失,大都督府一力承担,大都督府将帮助他们另立家园,给予土地和粮食。”

    “派一千人护卫边民去河州,交给李光弼,李光弼会明白本帅的意思。”

    “末将遵命!”郭子仪不敢怠慢,躬身领命而去。

    张瑄轻轻一叹,慨然道,“诸位,青海边民遭殃,吐蕃兵祸数州,本帅之过也。”

    张巡轻轻道,“大都督不必自责。吐蕃犯边,历来如此。”

    张瑄愤怒地用手一擂城墙,大喝一声,“这一次,本帅不仅要将这些蕃狗逐出大唐境内,还要长驱直入攻进吐蕃,一雪今日只耻,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谨遵大都督号令!”众将躬身齐声应诺。

    “来人,谁去鄯城吐蕃人那里走一遭,替本帅下一封战书!”张瑄又是一声暴喝。

    南霁云刚要领命出声,却见萧十三郎已经走上前去,拱手道,“末将愿往!”

    张瑄深深凝望着萧十三郎,默然点头,“萧将军,早去早回,保重自己!”

    当着外人的面,两人自然是“公事公办”。

    萧十三郎点了点头,“请大都督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