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风起云州 白衣书生(第2/3页)  道源观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有前途的道路,反而拜了云州郡中有名的前越骑校尉曹刚为师,习得一身横练,马上开弓如霹雳,落地横刀卷如风,在云州江左急公好义,仗义疏财,颇具侠名。如此少年,平日里徐员外多引以为傲,常言祖上积德,荫及子孙,一心想为徐善才某个一官半职,变富为贵,走上真正的权贵之家。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徐善才半年前一次携友外出期间,这一群少年游侠不知有何遭遇,死伤近半,徐善才被几个交好的游侠儿抬着送回了徐家,徐善才到家已是重伤昏迷。徐员外骤经大变,几次昏倒,左右延请郡内名医多方诊治,不惜血本求购各种名贵药材,徐善才五劳七伤的身体在半年中逐渐调理回来,只是徐善才大多数时候仍在昏迷中,似乎神智受损,针石无效,这不禁让徐员外心急如焚。走投无路之下,徐员外到云州郡州府云州城有名的青云观拜求,花了十万金买的一签,得曰“弯弧壮月,肃肃盈衢;挺剑含霜,幽幽恸瘿”。徐员外一看傻眼,每个字都认得,连在一起都不认识了。无奈之下又花了十万金,求的青云观中道士解读,道士说,此病须的阳气强的少年在徐善才病榻前咏读《道源经》百遍方得解。徐员外不得已又花三万金求该道士何谓阳气强的少年及如何寻之,道士收好处后又私下给了徐员外一个玉佩,说能让此玉佩亮起之人即为所寻之人。徐员外拿着玉佩在云州郡各大城穿行了好几遍,甚至花钱到郡中各军营都巡了几圈,都没能找到能让玉佩亮起的人。徐员外几个月后沮丧之下回到了良山镇,没想到一回良山镇玉佩就亮起来了,这让徐员外惊喜交加,几方探查,最终确定镇中学堂书生张洋就是要寻之人,因为玉佩在张洋身边最亮,反之远离则逐渐变暗,出了镇就毫无动静了。这个发现让徐员外喜出望外,又有几分恼恨,深恨自己守着药方外出几月瞎找寻,白白浪费了几个月的时光,不知对徐善才病情有无耽误。

    谁料徐员外几日前以万金为酬求到张洋处,被张洋一口拒绝,理由是道家学涉及神鬼之论,所说非人间正途,如咏读百遍《道源经》此事传出去,等于张洋自断仕途,以后在学业上再无前途可言。原来云州郡取官有三种途径八个方式,一是通过学习大儒经典和皇家经典通过开科取考,考取功名取得官身,此为勤c能之途;二是自身学问达到大儒水平,学业水准得到郡中学者一致公认,可经郡中主管文宣祭祀的议郎向郡守推荐,经郡守与八部郎官一齐见面考核通过后为官,此为宾c贤之途;三是皇亲c勋贵之后,学业有成且颇有声望之流,以及对郡中有特殊贡献和功劳之人,按照功勋十三等可循功八等以上者得授,此为亲c贵c功之途。另有三种不得授,一是神c佛c道之流不得授,此类不信奉帝王世间法度,不习治国之法c富民之术,其所欲者非人间正途,徒乱人心,故不得授;二是不尊c不孝c不睦c不义之流不得授,不尊是不守上下尊卑,不尊官员c学术正流,不孝是悖乱纲常,不睦是近亲反目c乱家为祸之举,不义是德行有亏,私心作祟。

    张洋是镇中学堂书生,自然追求的是三种八式的正途,岂可因为万金放弃自身前途,将自己划到神佛道不得授的铁律中去。徐员外自知个中因由,也是无奈,但事涉爱子性命,再体量张洋,也只有再三亲躬,好言以求。

    “张公子,罢罢罢,你且答应某这桩,某知晓公子是孤身一人,老父母均已仙逝,公子一心上进,学业颇佳,在镇中已是翘首,想来年后开科一定是高中的,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传六耳,某定会守口如瓶,同时奉上十万金,以壮公子郡考行程。须知官途波澜无定,往来逢迎,身价丰厚,定有所补,且某已年近五旬,膝下仅有善才一子,此情此境,如不尽心力,情何以堪,公子亦曾侍奉老父母身前,父子连心,世间皆同,难道公子欲见某白发送犬子乎,请公子助我!”,言罢,徐员外跍咚一声,竟然跪在了张洋面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