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我是男人(第3/4页)  长歌有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c茶砖。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c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敢问是那三种?”朱德服突然来了兴趣。

    我笑了笑,毕竟他只生活在内城,对于外界的茶知识并不了解,也许知道以前的,但是,时代在变化,知识,也在更新,于是,我继续说。

    “这第一啊,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我国江南的绿茶c北方花茶c西南普洱茶c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第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c盐巴茶c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c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c柠檬红茶c多味茶c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欧美?从刚刚开始,就听到洛姑娘一直在说些我没有听过的地名,这些都是洛姑娘位面的东西么?”朱德服满眼亮光。

    我知道他已经来了兴趣,一城的茶道知识,自然比不过中国上下五千年传承下来的茶道知识,更不要说世界文化相撞,所产生的新的茶道知识。

    “朱城主,改天我带你去尝尝我们那边的茶啊。”

    “好说好说,快说第三点!”朱德服催促道。

    “这第三点啊,就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c音乐c书画c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c冰茶c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

    “现代变体?”朱德服问道。

    “没错,现代生活的加快,许多人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品茶,于是就出现了及其方便的速溶茶c液体茶c袋泡茶,都是只需要加入热水就可以喝了,倒是不用那么繁琐,而其中的冰茶,在夏日最为受欢迎,天气炎热,人们都不是很喜欢喝太热的东西,冰茶只要加入7 个茶匙的茶叶,倒入滚沸的开水。让茶叶浸泡3至5分钟。然后将茶水倒入杯中,加入一些冷矿泉水及冰块就可以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原来外界竟已经有了这等便利之物。”朱德服喃喃自语。

    “其实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c消食c清心c益思c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样”喝法,都不离其宗;大概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概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如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好,好,好!洛姑娘身为女子,竟对茶道如此了解,朱某自叹不如,佩服,佩服。”朱德服语气激动。

    “朱城主客气了,茶道知识的了解不关男女之事,只是我刚好比较感兴趣,了解一点罢了,朱城主如此好茶之人,如果在我的位面生活,一定比我强啊。”我拍了拍朱德服的马屁,只是这洛姑娘的称呼,我是真的快受不了了。

    朱德服也是红光满面,看我的眼神都炙热了几分,就好像想把我扒干净一样,墨芊等人也是一脸吃惊的看着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