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3.呔,吃我大黑虎掏心(第2/5页)  小人物的英杰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阳夏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虽说阳夏不是距离己吾最近的地方,但这里在陈王宠时期是陈国北方重要的军事重镇。就算落入袁术手中也依然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是袁术军窥视兖州西部和三河的重要后勤基地。

    也正有着这样的考量。桥蕤在阳夏城中布置的兵力也要超过他处,附近埋伏的援兵也最多。

    至于后者,则是叛乱的地点将会发生在作为陈郡治所和桥蕤中军驻扎地的陈县县城内。

    其实相较于第一个选择,桥蕤觉得以李书实和他的并州军的习惯,第二种可能反而更高。

    虽然第一种方案对于联合军而言可以依托阳夏城进行下一步的各种动作,甚至可以将陈郡百姓聚拢在阳夏一带,毕竟当年陈王宠治下可是全民善射,号称控弦之士十万。虽然有些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陈郡境内的兵员素质的确要高过附近的颍川、陈留、梁国等地。

    但这个方法显然是个稳妥的方法,而稳妥就意味着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很长,光是聚拢百姓就需要与袁术军拉锯最长可能数月之久,之后从百姓和民兵中遴选合格士兵并进行初步的整合又将会耗费至少两个月。这么多的时间过去,不说并州军治下到了秋收的时候,百姓只怕又要担心秋收的问题,单说这么庞大的民众聚集在一地,曹操能负担起那么大的后勤压力么?

    就算并州军愿意自掏腰包,陈留郡那些并不太安分的家伙只怕依旧会是补给线上的大麻烦。

    所以说比起这种缓慢推进的办法,后一种方法看上去对并州军更加有利。

    并州军最强的便是骑军,就算没有怎么交过手,但桥蕤也知道来自北方的部队最擅长什么,更不要说袁术军有着可靠的情报,并州军带来的士兵全都是骑兵,而曹仁麾下的士卒虽说都是轻步兵。但在曹仁的操练下那也可以称得上是“转进如风”。

    那么,布置出种种假象,令己方分兵他处。然后在陈县城内掀起叛乱并利用自身的机动力趁己方陷入混乱的空当给予雷霆一击,不但省时省力而且直接命中要害。之后对西边纪灵的部队和东边张勋的部队还有散布于陈郡的残部是分割包围还是逐步蚕食那就不得而知了。

    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考量。所以桥蕤趁着联合军停下脚步的空当进行了大量的布置,当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后一种猜测进行的,至于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也是两种情况都可以用上的布置。虽然注定不可能万无一失,毕竟并州军中也有不少出名的谋士,但老将军相信若是联合军大意轻敌,己方却也一定能够让对方栽上一个大跟头,吃上一个大亏。

    毕竟这份计划可不是老将军一个人随随便便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与身边一干出色的部下共同研究出来的,哪怕这些人当中有不少能力并不一定很强,但也可以做出一些贡献。

    在众人的帮助下,老将军相信己方已经可以将各种意外降低到最低限度。

    只可惜谋事在人但成事在天。

    桥蕤和他的部下们千思万想的计划,却因为联合军并没有按照他们之前的计划行动,让大半的准备落了空,这样的结果无疑是令很多人感到异常沮丧的。

    但这些人之中绝对不包括老将军桥蕤。

    事实上此时的他虽然脸上看不出什么,但实际上在他内心之中还是微微松了口气。

    敌人没能跳进挖好的陷阱之中这件事本身固然令他感到有些无奈,但这一举动侧面反映出的李书实对此次行动的谨慎对于袁术而言却并不一定是个坏消息。

    前面也说过,如果联合军选择以阳夏为突破口。那么随着纪灵军的到来,局面很有可能将会演变为一场持久战,毕竟面对数万大军坐守陈城。纵然并州军足够精锐却也很难在攻城战中保持以往的优势,其造成的损失只怕也将会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