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将对将,帅对帅(上)(第2/5页)  小人物的英杰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法想过也就算了,因为老将军同样清楚自家那位大人的脾气,自己那可是创造了《韩诗》的著名大儒韩婴的后裔,家族也在冀州声望颇著;颜良则是有资格与孔子一同得到祭祀的孔子门徒颜回的后裔;文丑虽然祖上没什么太过显赫的先人,不过据说祖上能够追到周文王姬昌,而且在冀州和并州都有着庞大的家族。

    其余的将领虽然在实力上或许不如这几位,但家格上就算不如也相差不多,就是在冀州以及其他地区有着不小影响力的存在。区区大头兵虽然能够获得晋升,但想要像在并州军那样迅速蹿升,那绝对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可是老将军能改变这一切么?

    不能,因为那就是那位大人的行事风格和准备,也是他的统治基础。他越是在这条路上一路走到黑,世家豪强就会越支持他,只要不是局面大坏,那么这样的组合便会极为的稳固。

    其实这种情况很有几分西方民主政治的神髓,代言人和代言人背后的政治利益集团,便是整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至于其他诸如平等、自那个啥、那个啥权,都不过时遮羞布而已。

    好吧,有些远了。

    摇了摇头,老将军不再关注那两位使刀的将军的最后争斗,对于已经确定的结果老将军从来都没有观看下去的,更别说他已经休息的够久了,也是时候结束他自己的战斗了。

    事实上与阳群和蔡阳战斗类似的战斗不断在战场上发生,又不断在战场上结束。

    曹操军这边,不论是夏侯渊、曹洪这样的曹氏宗族将领。亦或是李典、史涣这样的外姓,几乎有一个算一个,都曾在孙策那近乎于无敌的出场中成为一个又一个背影,一块又一块垫脚石,用他们的血泪成就了如今孙策在袁术军中如日中天的地位。

    如果说曹操军与并州军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州军的赫赫威名也大多不是在他们身上取得,所以感触还不是那么深。与西凉军的几次战斗有胜有负但总体而言就算是输掉了也还有个虽败犹荣的待遇,让他们能够挺起脊梁骨做人。

    可与袁术军的战斗,他们可以说收获的只有屈辱,只有不甘。也只有嘲笑。天下人都在议论年少成名的孙策,然后大肆嘲笑被孙策打得溃不成军的那些对手们——其实几乎全都是曹操军,显然袁术对于最终选择了自己那个庶出兄长的那只黑皮矮子很是不爽。

    所以,今天这一战可是复仇之战。是曹家班复仇雪耻的机会。

    而孙策的手下呢?

    虽然目的并不相同。但是他们同样有着拼命的理由。因为袁术将孙策的堂兄和舅舅都扔在南方不管的缘故。袁术终究面皮上是过不去的。所以此战之前,他曾经向孙策暗中许诺过,若是此战胜。则许诺孙策一个扬州刺史的名号,让他带着父亲的旧部渡江救人。

    这个消息对于孙家班无疑是个巨大的鼓舞。孙坚是骄傲的,他与袁术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上下级倒不如说是合作,或者说为了今后的发展暂时让袁术占据合作的主导权,自然孙坚的手下同样并没有将袁术当做是自己的主子,现在在袁术麾下拼杀,也不过是为了自家少主孙策的未来而已,更别说袁术这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不齿和唾弃。

    如今,被压制了这么久的他们终于看到了出头之日,自然是不愿意放弃的。

    夏侯渊和曹洪对上了程普和韩当,李典和夏侯廉与黄盖轮番厮杀,虽然这样的冲杀并非如孙策那般是纯粹的战场单挑,可是战阵之间的争斗同样是凶险异常。

    不但需要顾及眼前的敌人,还要执行从身后传来的将令,将主帅的意图更好地贯彻下去。

    “真是成长了呢,不论是夏侯元让还是张翼德,都成长了很多,那李学虽然本事不怎么样,但是看人的眼光的确是让人不得不说个‘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