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就很不好说了。
而当时陈王刘宠说好听一点是年轻有为,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愣头青一个。所以无所顾忌的刘宠不但在陈国境内有着很高的声望,而且还在陈国境内掀起了一股学习射箭技艺的风潮,就算是陈国的普通百姓拿起短弓也是有着远胜一般农夫的射箭技艺。
以李书实当时的部队,对抗这样人数又多,又有城池保护的地方,自然是要绕道而行。
可是袁术军面对的陈国又是什么样子呢?
刘宠因为之前总是爱出风头所以被灵帝刘宏和董卓不断找借口打压,到了袁术军入侵的时候曾经的熊孩子已经变成了胆小谨慎的安乐王爷,国家的大小事务已经尽数交给了国相骆俊。
但偏偏骆俊于战前在袁术的安排下被暗杀,结果导致陈国颇有几分群龙无首的混乱。
这什么事情一陷入到混乱之中,除非之前已经有所准备并将局面刻意引导至混乱中,否则那是绝对没有胜算的,甚至就算是可以引导入混乱中也仅仅是因为差距太过明显而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提高一点点胜利的可能性,将决定胜利的因素交给了天命或者幸运而已。
所以说用陈国的情况进行简单的类比,也不知道该说这些人是愚蠢呢还是故意如此好给自己提提胆气,因为他实在是不相信跟在自己手下这么多年的年轻人们真的会那么莽撞。
他已经要求位于两翼的纪灵和张勋,希望他们两个人能够放弃那个“中路开花,两翼齐飞,齐头并进,分割包围”的策略,将部队向己方靠拢。增加己方位于陈郡境内的兵力厚度。
至于这两位会不会听从于自己的“建议”,桥蕤觉得只有天知道了。
但他唯一可以确信的是,陈郡这片土地一定不能丢。现在自己率军驻扎于这里尚且还能压制住这里蠢蠢欲动的气氛,可如果自己的部队离开,不管是并州军还是曹操军进入到这里,都将会收获大量实力不弱且对袁术军极为敌视的部队。
别看袁术军征兵的时候陈郡的百姓会携家带口四处躲藏,可若是袁术的部队从陈郡消失,不论是进攻还是后撤,那些躲藏起来的陈郡人将会在第一时间返回故里。
也许之前这样的迹象还不是很明显,但最近。桥蕤越来越能感觉到那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愈发的逼近。那些似乎再一次显露着种种不安迹象的百姓让桥蕤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其实桥蕤不愧是老将军,他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错误,事实上李书实和曹仁这边已经可以说是磨刀霍霍,只不过因为李书实、程昱和郭嘉三个人的计划一个比一个玩的大。结果不得不暂时引而不发。等待全部准备工作的结束。
虽然这种拖沓的节奏意味着很有可能要么面对敌人汇合在一起的五万大军。但是李书实同样很清楚,如果这项策略的执行度能够超过六成,那么袁术所谓的五万大军就不再会是问题。
甚至曹仁那边已经开始与李书实探讨战后战利品分割的问题了。
虽然这种时候谈战利品的问题有点像那两个还没把大雁射下来就开始讨论如何烹调结果不但大雁飞跑了而且两个人之间还打了一仗的笨蛋。不过这两位显然不是那种无可救药的笨蛋,就算有些小分歧但是绝对不会撕破脸,僵持的结果也不过是为了最后互相推让做准备。
谁叫曹仁也是并州军出身,当初也不是没有扮演过商人的角色深入草原,就算谈判能力比不上那些专业人士,但至少对于其中的道理还是门清的。
李书实相信眼前这货绝对不可能变成与另一个位面历史上相同的曹仁曹子孝,妥妥的。
不过比起围绕着原先的陈国现在的陈郡展开的各种暗中较量,倒是东线曹操与袁绍的联军更先一步与袁术军发生了激战,而且火光四溅的程度还极为的热闹。
“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