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残局还顺便将自己纳入到对方麾下成为对方手中锋利的兵器。
虽然刘备希望做一个能够造福一方的好官,但是这一段时间的官场沉浮不但让他体悟到了那个世界隐藏在规则中的黑暗,同样也刺激了他被深埋于心底的野心。
当然,现在刘备的想法更多的还只是“只有我能够更多主宰我的命运才能够造福我治下的百姓”这样的想法,但是单单这样的想法就足以让他对可能丧失权力机会的举动忌讳如深。
既然实力不足以挑衅身边的任何一家势力,那么就做一个左右逢源的存在吧。
不得不承认,因为曾经从商的经历,刘备在圆滑处世方面的技能的确是非凡的,所以也就造成了现如今幽州这样一个微妙却又让除了刘备之外的几大势力都感觉不舒服不痛快的局面。
而正是这“幽州四巨头”加上诸如涿郡太守温恕、乌丸校尉邢举以及一些世家豪强、幽州周边的胡人部落之类的小势力共同构成了如今幽州纷乱的局面。
“这刘玄德当初我也曾经与他多次接触过,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家伙。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他并不会对我们构成直接的威胁,只是没想到放到特定的地点,却也是一个很奇特的家伙。”
听着田丰对幽州形势的讲述与分析,袁绍脑海中想起了那个让他颇有些印象的男人。
在袁绍的印象中,刘备是个待人很和气,让他感觉很舒服的人。不过哪怕当时刘备的身份对比当时的袁绍而言显得比较卑微,但他却依然表现得进退有度,没有丝毫献媚或者其他做作的表现。话虽然并不多,但是却经常能够言之有物,显得他那段关于求学卢植门下的说法应该并非是虚言。再加上身边跟随的潘宫和张飞二人也都称得上豪杰之士,让曾经鲜衣怒马过的袁绍感觉颇为亲切。所以自然对能够征服他们的刘备更是高看一眼。
而事实上后来的发展的确证明了袁绍当初的看法,刘备的发展虽然有些坎坷,但是却已经逐渐表现出了一些东西,哪怕看上去还是有些稚嫩,甚至更多的还是在于其军事领域方面的东西,但是却也足够让袁绍对刘备的未来继续期待下去。
“的确,如果不是这个刘备的存在,或许刘虞和公孙瓒已经撕破了脸皮,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彼此都做得小心翼翼。毕竟无论是哪一方都没有足够的把握战胜另外两方的联手。”
“也就是说他们不会对我们的计划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喽。”
“最开始或许的确如此,不过如果一旦我们的计划开始实施。可以想见的是公孙伯圭必然不会放过这个增加自己实力的机会。而且我们还需要留心刘虞的态度。毕竟……丰还是觉得当初主公提议推举刘虞的决定实在是太过草率了些啊!”
“绍受教了。当初本来更多的是希望刘伯安能够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为我大汉的未来着想挺身而出,只是没想到刘伯安爱惜羽翼,害怕自己的名声毁于一旦。不过绍也明白他的顾虑,而且此举也的确是将他置于火堆之上。刘伯安内心若说对绍没有怨恨倒也的确不太可能。”
“刘伯安和公孙伯圭这一对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自然是争斗不休。但是有了刘玄德。他们却可以在出现外敌的时候联手抗敌。所以若要破坏这种情况,只有两种方法。”
田丰并没有过多纠缠在袁绍背着他提出让刘虞称帝这件事上。虽然袁绍的举动的确是大逆不道,而且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但他的行为却也不是完全无法扭转。
至少比起不断选择迎立那些年纪越来越小,根基越来越差的小皇帝的外戚和宦官们,至少袁绍选择的刘虞不但成年,而且声望非常好,再加上袁家在儒林的地位,完全可以将这种行动解释为是一种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着想的举动,毕竟敌人董卓就是利用了小皇帝犯下了无数罪孽。反正舆论机器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