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4.忽悠,咱接着忽悠(第2/3页)  小人物的英杰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系相当糟糕。不知道是因为文人相轻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反正是天天打嘴仗,天天往京城那里送批判对方的折子。可以说为了一点小事情两个人就能闹的是不可开交。最后京城的官员被烦的实在是没辙了,就只好以送达折子的先后定官司的输赢。结果两个人从比赛辩论发展到了比赛长跑。

    这两个人的故事简直就是街知巷闻了,成了两地百姓的最大谈资。

    我们的小太史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走进了官场这趟浑水之中。

    东莱郡治所黄县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娘,我去当值去了。”

    “孩子,要注意行人,不要和上官还有同僚起冲突啊。”

    太史慈是个孝子,虽然每天自己的母亲都要啰啰嗦嗦的叮嘱自己一遍,不过对于早年丧父的他来说,母亲的那些话非但没有令他感到厌烦,更令他觉得温暖和幸福。

    太史慈前脚走人,李书实等人后脚就依据路人的指点来到了太史慈家。

    太史慈家看上去并不富裕,和李书实那个在涿郡的狗窝类似,想来是因为家中顶梁柱早逝的缘故。为了能够给太史慈那位坚强的母亲一个好的印象,李书实将典韦、成廉这样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家伙留在客栈,只带着吕布和赵云两个小白脸和苏玉这只俏萝莉。

    太史慈不过小吏一个,李书实更是白丁一只,所以他冒失的拜访倒是没啥过于失礼的地方。太史慈的母亲显然对李书实等人的造访颇感意外。虽然李书实等人穿着的都是平民的服饰,不过不论是丰神俊朗的赵云和吕布,还是美丽可爱的苏小萝莉,都显然不是一般的人物,而他们的主人李书实的来历就更加让人怀疑了。

    太史慈的母亲自认为自己当年曾经跟随夫君见识过不少的名流,所以对于一个人的仪态的鉴别又算是有些心得。赵云与吕布二人虽然相貌堂堂,身姿挺拔,不过举止刚劲而决然,颇有军旅色彩。苏小萝莉虽眉目低垂,但是从她的一举一动中不难看出其受过的良好教养。最重要的是,那种教育教出的不是丫鬟的仪态,而是堂堂公侯夫人的举止。

    至于李书实这个一眼看不出啥特点的凡人,反而不太好下结论。如果他身后没有那三个家伙,老人家估计也就把他当初普通的一个店家伙计看待。不过有了后面三个背景,李书实的表现就给人一种捉摸不透的神秘感了。

    “四位请屋内做。”老太太只不过略微打量了几人就得出了上述的感觉,所以说呢,永远不要小瞧那些饱经风霜的老人的智慧。

    “不知道几位来找老身那愚钝的孩儿有什么事情呢?”

    老人家等到李书实和他身后的吕布、赵云做好,才问出自己的疑问。至于苏小萝莉,她继续暗自不满的干起了侍女的工作。不过在得知苏玉是李书实的未婚妻之后,太史夫人还很是失望了一下。

    “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我等在外地也听说过太史子义的大名,听闻他好读书且精于骑射。所以特地前来一会。”

    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头,自己的孩子的名声竟然传到了外地,这显然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情。至于李书实是不是骗子,那更不要紧了。太史夫人知道自己家里除了先夫留下来的几卷古籍之外别无他物,那么他们看上的显然是自己的儿子。

    李书实等人的口音又显然是来自外地,能让一个远方的人专程来到自己家来拐骗自己的儿子,这也不正说明自己儿子优秀的名声已经传诵到外地了么。当然,她也不认为李书实等人是什么不正经的人家。

    不过李书实显然不知道老太太此时内心转过的心眼,他依然自顾自的进行他的诱拐大计。“我是一个外乡人,一来到这里就听说东莱郡的太守大人和本州的刺史大人关系很差。两个人经常为了一些小事而互相攻讦。京城有司的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