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云山由三十二座山峰组成,长年云遮雾绕,林木葱翠,是三界中五大仙山之一,也是三大仙门中的天心门所在地。此山不仅是求仙之人心中的圣地,也是游山玩水、观赏风景的绝佳去处,因此山上虽是清净之所,山下却一片繁华。鹤云山地处三路官道的交汇点,又临近孟津城,过往商旅大多在此歇脚住宿,所以鹤云镇里酒馆茶肆、客栈青楼、歌坊舞榭等应有尽有,好不热闹。
三界中降妖伏魔者分为道人和侠士两类,皆以锄强扶弱、抑恶扬善为己任。修道门派中须数天心门、清源教、正一宗声名最为显赫,习武门派里首屈一指的则为清微楼、金辉派、真阳阁、铁鹰帮、永安宫五大门派。天心门门下弟子众多,却只在八月初五这天收新弟子,投师者如若错过日期,须等两年之后。天心门正是以此考验其志诚与否。
鹤云山主峰女娲峰半腰的祖师殿前,十几名身穿道袍、后背桃木剑的天心门弟子分两列站立,每名弟子相距数十步,个个神采俊逸、出世凌尘。
常言道树大招风,天心门两年一度的入门仪式,既是凡界内的一大盛事,也是妖邪作乱的最好时机。毕竟,把这些后生新秀扼杀在摇篮里总比等他们羽翼丰满后与自己为敌的好。因此天心门每次都会在这个时候派出精英弟子保护前来投门问道的人的安全。谁知道妖邪会不会混在人群里呢?
“快点,快点,快点落地。”
天空忽然传来了吟吟笑声,众道士抬起头来,看到八个黑衣人抬着两顶轿子凌空而来,还有两名黑衣人护在轿旁,一个姑娘从里面探出头来,此时又缩了回去。落地之后,黑衣卫士抬着轿子便向祖师殿走去,在距殿门百步之处却被一道无形之墙挡住。卫士们知道这是天心门高手布下的法阵,不敢硬闯,便放下轿子,垂手而立。
李管家下轿后走到领头道士面前,行了个礼,递上名贴,说明了来意。那道士接过名贴看了,又还了礼,答道:“原来是恩师故人的千金,恩师外出时吩咐过,沈姐要是来了,还先请到偏殿稍事歇息。”李管家听了,心下顿觉轻松不少,久闻老爷与天心门掌门真人交情匪浅,看来传言不假,便道:“原来道长是掌门真人座下高徒,不知仪式何时开始?”那道士答道:“接纳善信是要由各位‘玉’字辈道长座下首席弟子主持的,各位师兄正在做早课,然后上香敬祖,巳时一刻开始接纳投门的善信们,申时举行仪式,恩师和师叔们届时也会到场。”
李管家听了,又行了一个礼,道声多谢,便走到沈菡涵轿前,将道士的话转述了一遍。沈菡涵听了,道:“既然我们来早了,何不四处看看,早听说这鹤云山风景是天下一绝,今天终于有幸可以一饱眼福了。”说着轻轻一笑,挑起轿帘,走下轿来。李管家道:“姐,我们是来拜师的,还是不要随意走动的为好,就在这儿玩会儿吧。”沈菡涵眉头一紧,有些失望的说:“那好吧,就在这儿玩。”
祖师殿前是十丈见方的平地,门内许多重要仪式、讲经授法、同门校武都在此进行。祖师殿左右两厢皆是偏殿,提供给观礼敬香的善信或者观看师兄弟切磋的弟子休息的。
沈菡涵走了走,又环视四周,发现这儿除了祖师殿外并没有其他好玩的地方,铺着青石砖的平地早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只有四角处放着茶水茶具。她倒是想进祖师殿里看看,但转念一想,既然他们在这儿布了法阵,必然是不会让自己进去了。
“天心门名扬天下,理应来的人很多啊,怎么没看到其他投门拜师的人?真是奇怪”她想。
沈菡涵走到如一个泥塑般站立的道士面前,像是从没见过似的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又围着他转了一圈,一双眸子离那道士不过只有十寸。那道士虽入门已久,也见过许多貌美的女善信,却从未像这样被一个丫头瞧过,觉得有些不自然,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