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冠冕堂皇(第3/7页)  凰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棒。

    后方的李老却突然起身说道:“左史记动,右史记言,古之定律。右史今日之举,不仅逾越本分,还歪曲正史,可谓罪加一等!”

    年迈的左史听着这话,脸臊的难受。

    李老又夺过右史手中的笔,“咔嚓”一声用他那条独臂艰难掰折断:“而每位史官手中之笔,就算落下一滴秽迹墨点于简上,都将被后人记上千秋万代!一字一句,当字斟句酌,字字计较,方成传世文章,否则不过贻误后人,该杀!”

    “李老……”

    左史委屈地望向李老。

    “不要看我。”

    李老的目光转望向左史,压低声音耳语道:“左史啊,老夫也是为了你的晚节着想。”

    “你有十数嫡庶子,当择栋梁之才,为国举贤,才是吾等臣子本分啊!选一朽木如何撑的起我大楚社稷庙堂之高,作的了记录千古的刀笔吏!”李老拱手道。

    “是。”

    左史一凛,连忙擦拭含泪的双眼,心知再争下去也无用,只能把自己也要搭进去。

    一磕头,请罪道:“楚公,右史渎职,而老臣有失察之过,请按律查办!”

    刘亦心领神会。

    一挥手,立即有士卒上前将年轻的右史拉了出去,直接投进了人满为患的宫中大牢。

    殿内,一干臣工更加浑身发抖,匍匐在地,就差屁股尿流……殿外,负责守卫的野狗悄将目光投向那殿中最高处,被珠帘遮蔽的男人。

    ……

    办完这些。

    李老又将他资费重金请名士执笔写的一篇《楚若敖传》献上,细数若敖氏建国三百年来赫赫战功,十一代令尹,日夜勤勉,辅佐九代君王,开疆拓土,建立城邦,与周朝划江而治,称霸荆蛮,今子琰,北抗成周,力压晋国,弘扬楚志,更是深得人心。

    翻着这篇千字文,若敖子琰的心情才终于稍稍转晴了两分,看向还跪在地上的左史。

    李老领悟,吊着折了的右臂,将跪在地上的蠢货左史替若敖子琰一一赶走,于是他又缓了两分颜色,扬手吩咐曾侯来使进殿说话。

    若敖子琰的容颜终于再度舒展了,又走回珠帘后,倚靠在上位颔首道:“是非曲折要明辨于胸,不辩如何道理自清?你们看,这样辩一辩,是否都明白了?”

    “是!”

    所有人又都磕了个头,接着只跪坐了半边屁股,专注用心倾听他的每一句话,声怕再遗漏一个字,冬日严寒,众人头上的热汗却一直不断在往外渗出。

    坐在上首,若敖子琰的这句话又把众臣的呼吸掐住了:“继续吧。”

    许多人松弛下来的面容又紧张起来,跪在那里开始偷偷地看若敖子琰的脸色,并把目光放在牵头的李老身上。

    面对现今的若敖子琰,无论平静,还是风波。

    他们已经用尽全部身心去应对。

    依然倍感身心煎熬。

    李老却坦然上前,开口道:“禀楚公,我楚国盟国曾国使者前来恭贺王与公即将共同摄政,并为王与楚公献上王鼎九尊八簋,公鼎七尊六簋;编钟、石磬,王八堵四肆,公六堵三肆;王钟馨各六十四枚,公各四十八枚;女乐总计二百人……”

    “礼单在此。”

    眼见李老带人跪在下首。

    若敖子琰轻“嗯”了一声。

    声音威严,隐隐已有了一国之尊的威严,就连曾国使者都无不感觉仿佛在觐见过去的楚王,无不陪着小心和讨好,生怕因为礼单上的贺仪而令他心生不悦。

    然而使他们心存敬畏的不仅仅是若敖子琰,更是他身后那柄王剑。

    王剑置于男子身后的青铜虎座之上。

    其鞘饰昆山之玉,鳞鳞波光,其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