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三章鹿死谁手(四十六)(第2/3页)  黄沙百战穿金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水师出城、龙威军回到营地以后,才能出营上朝,否则,我就在军营中等候圣旨。”

    封沙似乎早已料到赵匡胤会这样说,态度变得恭敬一些,他拱手道:“在下人微言轻,许多话不方便说,虎捷左厢军营与金水河相邻,赵枢密可到军营岸边,侯相坐船在河中,你们两位大人直接面谈。”封沙又递过来一封信,正是侯大勇地邀请信。

    赵匡胤是一员优秀的将领,他和侯大勇一样,每到一地必然要掌握地形,他闭着眼睛也能知道虎捷军军营四周的地形,道:“好吧,等到辰时,我和侯相就在金水河岸边相见。”

    辰时,天色已亮,金水河边凉风习习,短短地睡了几个时辰,赵匡胤已是精神抖擞,他带着十多名亲卫在身边,这些亲卫都是跟随着他南征北战的忠诚之士,个个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不论是箭术还是武艺,都是军中上上之选,在自己的军营里,有这些士兵相随,就算是乱军丛中,也可闯上一闯。

    等到赵匡胤在左厢军营地看到金水河之时,侯大勇穿着青色长衫,双手空空地立在船头,船上除了船夫以外,并无一名军士。

    赵匡胤所在的河岸比河水高出许多,河岸边竖着些斜斜的木桩,用来阻止船只靠岸,一个百人小队迈着懒洋洋地步子,在岸边巡视着。

    侯大勇在船头上拱了拱手,道:“赵枢密,我这船靠不了岸,你身边的亲卫就不必跟得如此紧吧,有些话可不能当着他们说。”

    赵匡胤也暗道自己过于小心了,对亲卫道:“你们退后吧。”

    等到亲卫们退后,侯大勇“哈、哈”笑道:“范质窃居相位多年,这一次,他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首恶伏诛,真是大快人心。”赵匡胤脸色阴睛不定。不咸不淡地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河风吹来,侯大勇的衣襟轻轻地随风而动,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郑重地道:“大周朝这几年东征西讨,屡屡获胜,看起来强盛无比,其实你我明白。大周朝强敌环伺,稍有不趁就会陷入四面楚歌之境,而陛下年幼,需要如你、我这样地忠心之辈辅佐,此次铲除范质,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从今以后,在朝堂之上你我精诚合作。保我大周百年昌盛。”

    赵匡胤微微摇头,道:“多谢侯相美意,我是一名将军,朝堂之事不适合我,我愿意在侯相麾下当一名小兵。为侯相冲锋陷阵。”

    侯大勇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道:“赵枢密执掌天下兵马,身系大周安危,我们是兄弟。都是陛下的犬马,赵郎刚才所言错矣。”顿了顿,又道:“今日我们一同上朝,范质一事,须陛下明断。”

    赵匡胤根本不愿意离开军营,拱手道:“我到虎捷军时日不长,军中尚有许多问题,今日我就不上朝了。”

    侯大勇点点头。道:“这样也好,等到大梁城风平浪静了,赵枢密自然会有决断,这是我从范质府上搜出来通敌的信物,不知你是否看过。”

    赵匡胤看到侯大勇从怀中取出一个黑黢黢地东西,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模样地事物,便问道:“这是何物。”

    侯大勇慢慢地将手平举,轻声道:“这是09式军用手枪。”

    话声未落。一声轻脆的响声回荡在金水河上。赵匡胤额头已经中弹,他满脸惊奇地张着嘴。仰面倒地,一缕鲜血顺着脸面渐渐地渗到地面。

    等到赵匡胤的亲卫发现事情不对,扑到岸边之时,赵匡胤已经魂归天国,而侯大勇站在船头顺流而下,离开了金水河岸边。

    侯大勇站在船边,接连二叹:

    “没有想到隔了这么多年,我的枪法还是如此了得。”

    “没有想到英雄一世的宋太祖赵匡胤,就这样莫名其妙地丧生在我的枪下。”

    没有费太大的代价,也没有造成动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