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七章庙堂之高(十五)(第2/4页)  黄沙百战穿金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把这一条定成不能突破的死规矩。”

    符英执掌富家商铺三年,对于经商已经颇有心得,道:“买卖之事,临机应断极为重要,若要五掌柜议事,恐怕会贻误时机。”

    “现在我们的生意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贵在稳而非快,有句俗语叫做走得快不如走得远。”

    符英突然面有忧色,道:“最近看到帐册,我总是不寒而粟,大周全年钱币收入约有二千多万贯,富家商铺及沧州等地总收入约有近十万贯,我们早已富可敌国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总担心会为人所嫉恨,引来大祸。”

    符英保养得极好,脸上皮肤如凝脂一般,没有半分风吹雨打地痕迹,虽说已有二十三岁,又生过了孩子,皮肤仍如十七八岁的少女一般,但是,其眼神、气质却如沙场大将一般沉稳练达,和其相貌年龄极为不相称。

    自从和石虎交底之后,侯大勇反复思考是否要向符英交底,听了符英这番话,侯大勇顺势道:“俗语说,狡兔有三窟,才能逃一命,我们也要为自己多留一条后路。”

    符英低声道:“孟殊掌握的飞鹰堂,也算是一条后路吧。”飞鹰堂成立以来,都是由孟殊向侯大勇负责,符英从来没有插手其中之事,不过符英掌管富家商铺大权,飞鹰堂的经费必须要从符英心中经过,符英对飞鹰堂之事还是约知一二,只是侯大勇不说,她也就不问,今天话已至此,符英才提起此事。

    侯大勇脸色愈发严肃,道:“大唐亡后数十年间,梁、唐、晋、汉如走马灯一般出现在中原,今日风和日丽,明日就可能是狂风暴雨,谁也不能完全看清以后的政局,飞鹰堂建立以来。主要用来打探朝内、各节镇地机密之事,也算是未雨绸缪之策。以前怕娘子担心,所以没有飞鹰堂之事没有向你透露,从今天起,娘子就把飞鹰堂之事管起来。”

    侯大勇见符英脸色凝重异常,又道:“陛下为了掌握天下大事,专设了一种铁匣奏折,专供各地臣子上奏机密之事。这其实是正大光明建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飞鹰堂,眼视物,耳闻声,都是一个人生存之手段,飞鹰堂就是我们延长了的眼和耳。”

    符英见侯大勇没有再隐瞒,担心道:“飞鹰堂活动虽然甚为秘密,但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飞鹰堂迟早会被陛下发现,陛下英明神武,恐怕不能容忍臣下建立飞鹰堂,这是滔天之祸,望夫君慎重。”

    侯大勇所有策略地出发点都在于应对赵匡胤黄袍加身之事。现在侯大勇集聚了极大地实力,同时也就处于两难境地:若实力不够,届时根本不能对付显德六年可能出现的乱局,若势力发展过于迅猛。引起柴荣猜忌同样是一件大麻烦。

    侯大勇苦笑道:“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那一年,我奉旨从沧州到大名府,在德州烧掉了万寿寺,路过贝州之时,曾在城内遇到陈抟道长,他送了一本本给我。就是《天遁功》,另外,还送了一席话给我,这话我放在心里数年,今日是第一次说出。”

    柴荣素好黄白之术,多次招陈抟、吕洞宾,李琪等道长进宫,民间承其风。也颇为盛行道家之术。符英知道陈抟在贝州送书之事,如今听说陈抟还有一席话送给了郎君。这席话夫君直到现在才说出来,自是重要无比。

    “陈抟道长悟得《无极图》之奥妙,他说,在显德六年,大周朝政将有一次大变,天子将崩,天下将为赵氏所得,我是大周皇亲,又手握重兵,若赵氏得天下,必不容我,目前之计,重在阻止赵氏掌握重权。”符英脸上有些不相信的神情,侯大勇肯定地道:“陈抟道长乃世外高人,所言极准,我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侯大勇之话让符英心中猛地一跳,脸色变得异常苍白,符英在心中默想了一会,道:“朝中赵姓重臣首推定国军节度使兼殿前司都指挥使赵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