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五章经营同心(二十一)(第3/4页)  黄沙百战穿金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派人去查勘了,在大陇山上有许多茂密的森林,伐过来当作燃料,足够支撑着过冬了。”

    侯大勇摇头道:“党项房当人在清水河住了百余年,好不容易在大陇山养出这样一片好林子,我们大周人过来放开砍树,不出五年,清水河就会变成穷山恶水,而且极难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种傻事我们不能做,我刚才说过要以人为本,其实还要加上一句,我们不仅要以人为本,更要天人合一,做到人与自然地和谐,这样才能为子孙后代留点青山绿水。”

    侯大勇的一番高深言论,把霍知行说得一愣一愣,他有些疑惑地道:“不用树木,又怎么能够取暖?”

    在清水河东西两侧的山地上,侯大勇发现有一些埋藏很浅的煤矿,这些地上煤层色泽黯淡,却较易燃烧,储量也不小,完全可以用来作为主要燃料,就道:“在大陇山边,到处都能看到石炭,把他们开采出来,就可以解决燃料问题。”

    霍知行面有难色,他道:“在中原倒有不少石炭的矿井,不过。石炭矿井的制造颇为讲究,不仅要防止跨塌,还要防水,更为可怕的是矿井里有瘴气,遇见即死,杀人于无形之中,我对此事有些害怕。”

    在现代社会里,侯大勇为了军演,曾到过西北很多地方,见识过现代社会的小煤窑,对小煤窑恶劣地生产条件心有余悸,他和霍知行一样,总觉得一个个黑乎乎的采洞口是吃人的魔怪,不过,为了白狼营的取暖,煤炭是必须要开采出来的,侯大勇就道:“我在郑州当防御使的时候,就知道郑州、邢州、鲁山和鹤壁等地有许多煤井,听说鹤壁有一处煤井里面共上百人在里面挖煤,井口是圆形竖井。俗语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还是要花大价钱从中原请高明的煤井匠人,”

    霍知行见侯大勇挖煤的主意已定。道:“若解决了取暖,则木材地用量大大减少,主要用于修房以及建营房地栅栏,若每一个山头控制一定的砍伐数量,想来不会造成秃顶山。”

    两人又谈了一些细节问题,侯大勇在现代社会主要学习地是军事,对于建筑、煤炭开采以及铁器制造都是门外汉子,只是现代社会交通信息技术发达。虽不精通可对于基本道理却是略知一二,而霍知行是个实干家,往往是侯大勇提思路,霍知行顺着思路想解决办法,两人互有长短,谈起来倒颇有些“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快感。

    当院子里飘浮着肉香的时候,两人才发现,不知不觉已到了中午时分。侯大勇这才想起西蜀商会的代表在今天中午请自己吃饭。为了让同心城的商业发展起来,侯大勇没有推辞接受了邀请。此时,侯大勇便邀请霍知行一同赴宴。

    在同心这个兵城里,西蜀商会代表马中天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在清水河中钩了些党项人从来不吃的鲜鱼。又从军中高价买了一只肥嫩的小羊,再加上一些野味,烹制了一桌香喷喷的宴席。这桌来之不易地宴席把蜀人精细狡猾而又世故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侯大勇面对这桌宴席。禁不住想起了在现代社会里风行于大江南北的蜀菜和重庆江湖菜,在心中暗赞:看来巴蜀之地自古就盛行吃饭的艺术,在厨师的行业里代代皆有英豪,难怪一千年后征服了数亿中国人的嘴巴。

    酒酣饭饱之后,西蜀商会代表马中天趁着一团和气的气氛,笑嘻嘻地索要侯大勇的墨宝。

    写字,对于侯大勇是个难题,虽说到了大周朝地这三年里。侯大勇为了预防在上流社会交际时出丑,有空就练习书法,可是写字定型后再重学书法,极难写得十分出色,就如大多数半路夫妻很难做到情投意和一样。侯大勇望着一脸渴望的马中天,为了吸引商人们到同心,就不忍心拂起心愿,取过文房四宝。想了半天。挥手写下“新派江湖菜”五个大字。

    马中天的情商极高,他见侯大勇的书法极其一般。便赞道:“我回锦州城开一个酒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