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平时为民,并不需要专门的军营,这些凤州军士是一支没有经过战火考验的新军,如果没有充分训练就上战场,伤亡率必会大大提高,因此,在同心城建一个军营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而且,这些军士在训练地同时,可以参加建设军营的劳动,建军营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尽管经费压力很大,侯大勇还是力排众议,坚持在白狼湾兴建新型军营。
霍知行在中牟县当县令的时候,曾组织修建过大型地淤田,有着组织施工的经验,在郭炯离开同心城不久,侯大勇下达了一道命令,让黑雕军军士们快马加鞭赶到成州,急调霍知行北上同心城,由他负责清水营修建的全面工作。与此同时,侯大勇又命令李渭到庆州、颁州和盐州等地去招募懂建筑的能工巧匠,在重金的诱惑下,共有二十几名在民间颇有些声誉的能工巧匠来到了同心城。当霍知行到达同心城的时候,这些工匠们也抵达了同心城。
霍知行接到军令后,并不知道节度使急急忙忙让他到同心城有何要事,到了同心城后才知道建设新军营的重担落在了自己头上,霍知行对建筑并不陌生,他从小就对土木建设感兴趣,孩提时代,每当村庄里有人家修房盖屋,他总会想办法溜出家门,跑到工地上去守着,看着房屋从地基到房顶一点一点凭空出现在眼前,总觉得极为神奇,那时他地理想就是当一名指挥众人劳动的掌脉师,霍知行的父亲是一个落魄的秀才,他一心想让聪慧的霍知行金榜提名,以完成自己无法完成的夙愿,因此,对于霍知行喜欢看村人修房盖屋的怪僻十分不解且愤怒万分,在父亲的棍棒教育之下,霍知行十年寒窗。总算不负父亲地重望,中了进士,为霍家光宗耀祖。
但是人地兴趣爱好是很难被彻底扼杀,霍知行当了中牟县令之后,自己作了主人地时候,旧病就复发了,他主持修建了中牟县衙门后并不过瘾,还造了大量地淤田。总算把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传统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儿时当掌脉师的梦想,又为百姓做了好事,还被侯大勇所看中。
在寒风中修筑军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均是一件苦差事,而对于霍知行来说,却是一件愉快的工作。当侯大勇把任务交待给他的时候,霍知行立即爽快地应承下来。侯大勇考虑到霍知行并非武将出身,指挥这数千军士恐怕有些困难,就把这支部队编入黑雕军序列,任命匡操暂时担任这支军队的都指挥使。匡操有两个职责,一是按照黑雕军地训练大纲进行基础训练,二是听从霍知行的安排,指挥这些军士建造自己的新军营。
霍知行接受任务后。立刻赶到新军营里安营扎寨,他把招募来的工匠们分成几个部分,包括地形组、基础组、材料组和营房组,他们以侯大勇提供的草图为蓝本,精心设计新营房。霍知行初见这个图纸的时候,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他带着这些能工巧匠们。反复查看了清水河两岸的地形后,他和工匠们都对营地的选址赞不绝口,而侯大勇所画地营地草图也得到了这些能工巧匠们的高度认可,当得知这份草图出自节度使之手,这些工匠更是吃惊得半天合不拢嘴,在这个时代里,建筑技术掌握在工匠手中,而工匠的地位非常低下。他们从来没有见到哪个高官会对这些事情感兴趣。更别说精通了,工匠们只认为霍使君是个例外。他们没有想到节度使居然也会他们工匠的活计,工匠们靠着手艺吃饭,却由于地位低下,又着实瞧不起自己的手艺,现在见到两位地位尊贵地大人物都对这些下里巴人的手艺感兴趣且造诣不低,不觉高看了自己两眼,或多或少增强了行业的自尊。
霍知行对于侯大勇画的草图并不是非常吃惊,以前在中牟地时候,黑雕军狮营所绘制的地图就曾让霍知行大开眼界,他仔细研究了侯大勇的草图,发现了几个须要增加或改进的地方,和工匠们再三推导后,霍知行就带着草图匆匆赶回同心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