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排渡河,这两个建议都是可行之道,第一个建议必须要征调相当数量地老百姓才能完成,老百姓到了同心城外,就需要增加粮食,本来就有些力不从心的运输线将不堪重负;第二个建议同样面临着要用大量老百姓来运输木料等系列问题。最后,侯大勇建议做浮桥渡河,他把做浮桥的方法讲出来后,众将皆服。
钱向南掌管军情营后,有意无意地去收集了侯大勇的一些资料,侯大勇到沧州以前地经历就如一片白纸,从白头山回到沧州不久就组建了黑雕军,这数年来,侯大勇从来没有接触过水师,他提出建浮桥的思路极为巧妙,这就让钱向南颇为费解,一个没有指挥过水师的节度使,为何会有造浮桥等奇思妙想,而且连细节都考虑得相当周到。
赵普接到调动命令后,同样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联军的传令兵是八月底来到渭州,侯大勇以西北面行营都招讨使的名义命令赵普必须在九月十五日前到联军报到,赵普实在想不明白招讨使为何要调他这一个小人物到黑雕军中。
赵普在淮南之时,和赵匡胤一见如故,两人都姓赵,也就顺其自然地联了宗,赵普年长,赵匡胤就称赵普为一声“哥”,赵匡胤很是欣赏赵普,招揽之意十分明显,赵匡胤正准备把赵普调到大梁城,只是由于西北战事突然爆发,赵普才暂时留在了渭州。
赵普出身世代吏家,眼光端是毒辣,他认定赵匡胤必非池中之物,所以很痛快地答应了赵匡胤的邀请,他已作好了为赵匡胤效力的准备,赵普万万没有想到突然会接到这个调令,他不敢违抗军令,只好急急忙忙朝联军赶来。
渭州刺史古春对这个命令极为恼怒,赵普是他最得力的手下,有赵普在身边,古春才能放心在喝酒睡懒觉,那怕是党项军包围了渭州城,因为有赵普在城墙上坐镇指挥,古春也能够安然入睡,可是,西北面行营都招讨使地命令十分坚决,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古春没有办法,万分不舍地放赵普离开了渭州。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