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清水河畔(六)
小牛关前,清水河仍然欢快地向下游流去,河水中的鲜血经过几个漩涡,就再也看不到痕迹了,而岸上的鲜血,随着数次小雨全部渗入了地面,也算是小草被人马踩踏后意外得到的一些补偿。
同心城位于清水河畔,在唐朝强盛时,镇守同心城的唐军为了应付吐蕃人的进攻,重建了同心城。经过重修的同心城,西墙临水,墙高七八米,另外三面城墙都超过十三四米高,这样,同心城的防守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党项人并不注重也不擅长修城,这一百年来,同心城慢慢破旧了,在城防上纯粹是吃老本,可是有了唐军打下的良好基础,同心城仍旧易守难攻。
西北联军马军和骑军在同心城下会师之后,就开始了对同心城的进攻。
攻城方案很简单:围而不攻,困死同心城。这个方案是由侯大勇、王彦超、石虎、王腾骧、郭炯、吴松枥等将共同商议决定的。制定这个攻城方案有两条理由,一是西北联军接连打了两个硬仗,伤亡颇重,若现在强行攻城,恐怕士气不高;二是党项人和中原人不一样,中原人的主食是粮食,贮藏粮食是中原老百姓的本能,而党项人喜吃肉食,并不喜欢存粮,因此,同心城若没有外界支持,粮食肯定支撑不了多久,粮食一断,同心城则不攻自破。
侯大勇素来不喜欢攻打坚城,重创了党项军主力之后,侯大勇便当起了甩手掌柜,由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具体指挥攻城。
第一次攻城之战打响后,侯大勇、石虎、王腾骧、郭炯等主将都是一脸轻松地看着攻城之战。
攻城的周军是八千步军,七千多骑兵只是作为警戒力量,散布在同心城南、北、东三面。堵住了城内党项军突围的去路。
周军在东城外架起了四架炮车,从五里外的山上采来石块,不停地向轰击着城墙。这些石块并不能摧毁城墙,可是,每一块大石块呼啸着飞向半空,重重地砸在城墙上,都给守城的党项军士心理上造成极大的震憾。
另一些周军在不紧不慢地挖土堆山,用来安放联军十多架床弩。床弩的弩箭粗大结实。不过由于床弩射出地力量很大,箭支触地后就会被折断,,各种信息如大海一样浩瀚,见多自然识广,侯大勇对于男扮女装这种故事太熟悉了,因此,听到白霜华地名字,看到了她的相貌,自然就会顺着女扮男装的思路想下去,根本不需要军情营的情报。郭炯虽说是富家子弟,见识也算广博,可是时代的局限让他思路出现了盲区,再加上白霜华是以一个小胡子的形象出现在郭炯的面前,而且武艺高强,这种种原因,让郭炯一时难辩雌雄。
郭炯看着侯大勇笑得很开心的样子,心里冷冷地,凭着他对侯大勇的了解,知道独立军肯定留不住白霜华了,他后悔莫及地念叨着:“都是多嘴惹的祸。”
侯大勇很有同情心地安慰道:“郭都指挥使眼光要长远一点,白霜华出自独立军,以后独立军要粮草,就可以走白霜华的路子,这可是一件好事。”
郭炯被侯大勇暗算了一回,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也就无心看攻打同心城的游戏,他闷闷不乐地回到了独立军营地。刚进营地,就看见营地堆着一些军用品,有修好的弩、弓,有箭支和弓弦,还有门旗、门枪、五色旗、队旗、严警鼓等等,林林总总的物品堆在营地里,甚是杂乱。
白霜华站在这些物品前,指挥着军士清点物品,两名军士满头是汗地埋着头分类整理,另一名军士则专门清点整理出来的物品,还有一名军士在一个小本本上记数。他们几个做得专心,没有注意到不声不响走进来地郭炯。
白霜华最先发现走进来地郭炯,她随口问道:“郭都指挥使回来了,攻城还顺利吧。”问完,没有等到郭炯回答,又埋头看着手上的一个小册子。阳光斜斜地照射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