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遥远,后勤跟不上,这仗根本没有办法打,梁明府现在是西北联军的督粮官,坐镇泾州,为西北联军协调辎重粮草。”
梁守恒喝了几口茶水,清香的茶水入口,精神为之一爽,他道:“节度使用沸水冲茶,比放了盐和各种香料的茶汤味道要好得多,喝此茶才能品味山水之灵气。”
唐时喝茶很有讲究,有“清平茶”、“贵妃茶”、“文士茶”、“禅茶”和“民俗茶”等很多种类,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传说李白喝了清平茶,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而佛门禅茶是佛教中地一种茶道,是禅师茶艺、佛门品茗的高雅艺术,分为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程序。从清平茶和佛门禅茶可以看出,这时茶汤是要放盐的。另外还有所谓“吃茶”,就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这些吃茶方法在唐代非常流行。侯大勇来到古代后,喝过一次清平茶,咸咸的茶水让他差点吐了出来,他坚持用烧开的井水冲绿茶,味虽淡,却经得起细品,梁守恒在郑州之时,跟着侯大勇学会了简单地冲茶之法,学会之后,便一日不能离开这一杯清茶。
梁守恒有些担忧地道:“我心里还是颇为担忧粮草辎重,西北联军是由好几支部队组成,后勤也颇为复杂,有朝廷拨发的粮草、甲胄,也有各节镇自已的粮草,组成西北联军之后,各节镇势必不愿意再为联军出粮草、辎重,只能全部依靠朝廷,朝廷在河中府和京兆府各设有一个大型粮库,不过,河中府和京兆府距离泾州都有六七天到十天的路程,更别说到灵州。只能是一段一段设粮库,从泾州到庆州以及通远军,都要设有粮库,才能保证大军供应。”
黄老六手脚麻利地把几样晚餐准备好,亲卫端着粥和小菜,他则端着他地拿手好汤——给侯大勇留下的炖牛肉汤。
梁守恒本来还想斯斯文文地吃饭,一来是长途行军太饿了,二来是几样菜式都特别可口。几口下去,他也顾不得装斯文了,开始大口大口的吃饭。
侯大勇饶有兴趣地看着梁守恒吃饭,感叹道:“古人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在文献中,百炼钢一词最早也见于东汉晚期,此时已有钢的称呼)。两碗吃了硬绑绑,两碗不吃饿得慌。”听到侯大勇如此说,梁守恒才意识到自己吃相实在有些不雅,此时他肚子已有东西垫底,没有刚才那么饿。于是他坐直了身体,开始细嚼慢咽起来。
“打仗其实是打后勤,西北联军北上,没有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是难以持久地,胡人为何不好对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特殊的后勤供应方式,胡人以游牧为生,马、羊和牛可以供应肉和奶,所以,他们地后勤相对中原人来说要简单得多,这也是他们的部队可以深入中原腹地的原因之一。而中原的部队需要大量粮草,极大的制约了部队地行动范围。”侯大勇不厌其烦地向梁守恒解释,就是要引起他对粮食的高度重视,“留守泾州的主将是是凤翔节度使王景,他久经战阵,深知粮草对大军地重要性,留守部队至少要用一半地力量来保持粮道的安全,我已多次和王都监谈到粮草供应地事情。他会大力支持你的。”
梁守恒和郭炯离开泾州衙门后院之时。天已近二更,当侯大勇用满满一桶水从头淋到脚地时候。一天的工作才算结束。侯大勇干干净净坐在床上,从腰上取下了一天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09”手枪,侯大勇很爱惜这把手枪,经常用特别炼制的脂油来擦拭,所以,手枪仍然如三年前一般,侯大勇把手枪拆开,用布条细细的擦,就如对待情人。
“不知小琳和妹妹过得怎样,她们两人在另一个世界是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