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迈不开步子,最后,由泾州军一路护送,才来到了衙门,这样一耽误,侯大勇和几位主官几乎成为泾州城最晚得知义州大捷消息的人。
侯大勇自从被任命为西北面行营都招讨使后,就开始动西北各军的脑筋,西北各镇的军队都算得上边军,装备或许不如禁军,战斗力却绝对不差,侯大勇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耗在泾州城里,就是要打这些边军的主意,如果能借这次党项人入侵事件,收服西北边军主力,则有了和赵匡胤一争天下的资本。
为了达到这个目地,侯大勇在做完查看地图、收集情报、思考行动方案和下军营等正事之后,也就喜欢请这些主将们在一起开会。开会实质上是统一思想的一个过程,虽说常常浪费不少时间,却也可以减少执行时的阻力,更为关键的是,每次开会,总要有个主持人吧,在泾州,没有谁能比侯大勇更适合当这个主持,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的,第一次主持会议,大家可能不习惯,若每次都由一个人来主持会议,他就会被当做理所当然的会议主持人,会议主持人在某程度上握有话语权,也就是实质上的领导者,对这一点,侯大勇在现代社会里就深有体会。因此,侯大勇不时地请几位将领来开会,虽说每次会议只有一点实质性地内容,可是到泾州来了三天,已经在侯大勇主持下开了三次会,众位将领也就开始认同和习惯侯大勇地领导。当然,这些小伎俩都是建立在强大的综合实力上,没有黑雕军地实力,节度使的官职、陛下的授权,侯大勇是不可能轻易夺得话语权的。
当侯大勇和几位将领都听到了城内的异常响动,走出书房时,两名满头大汗的黑雕军军士神采奕奕地走进了衙门后院,一名军士手中提着一个皮囊。
侯大勇打开火漆封好的信件,信件仍是密信方式写成,侯大勇一招手。一名军士赶快过来接过信件,不一会,信件便翻译了过来。内容很简单:八月六日夜,在义州城外和党项军激战,杀党项军八千三百五十七人,俘虏三百二十六人,党项军首领房当白歌被射杀。黑雕军战死六百五十五人,成州步军战死一千六百三十七人。义州步军战死八百一十五人,现黑雕军正向西追击党项残军,伺机夺取吴留关。雄胜军节度副使石虎,八月六日子时。
侯大勇看情报看得很慢,边看边想,最后,沉静地把纸条递给了枢密院承旨时英。然后,背转过身去看地图。侯大勇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他只看这几个数字,就知道义州战事是何等惨烈。时英看完纸条,默默地把纸条递给了身旁地永兴军节度使王彦超,王彦超连看两三遍。然后把纸条放在手里,抬头看着天空。韩伦见两人看完纸条之后表情怪异,不禁很有些好奇,王彦超在大周朝军中资历极深、威名远扬。韩伦虽是庆州军主将,面对这种老资格的节度使,腰板总是挺不起来,他数次转头看着王彦超,偏偏王彦超抬头看着天空不转眼,根本没有注意到韩伦的表情,过了好一会,王彦超低头叹了一口气。嘴里小声说了一句:“黑雕军当真是大周朝第一劲旅。”这才把纸条递给了韩伦。
提皮囊的军士见众位将军都看完了信件,便上前一步道:“这是房当白歌的首级。”说完,打开皮囊,八月的天气十分炎热,皮囊打开,露出一个血肉模糊的首级,随即涌出了一股刺鼻的恶臭。侯大勇、王彦超都是战场撕杀汉,见惯了各种各样地尸体。只是觉得恶臭难闻。倒也没有太大的生理发应,而时英、韩伦哪里见过这种场面。韩伦只觉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他不愿在众人面前出丑,想快步走出书房,却在门口“哇”地一口吐了出来,时英是钦差大臣的身份,韩伦在门口吐了出来以后,时英胃里也冒出来一阵酸气,时英忍了忍,却没有成功,一口胃里残留的午餐涌了上来,时英扭头看了一眼镇定自若的侯大勇、王彦超,咬着牙硬生生地把午餐重新咽了下去。
侯大勇赞许地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