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中遇此妙童,可谓海中捞针,难呀!如今老朽既已寻得此人,必然不想他有所伤害,以免徒增一份担忧,令老朽死而有憾。”
觉超大师献谀道:“道长修行甚深,定然寿比南山,如此,又何须自叹寿短而早登极乐呢?”
东方圣大笑道:“人固有一死,论乎迟早,故何时寻乐,亦为命中安排,不可逆天行道,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若知其命,也就无谓做不必要的事情,而白白浪费这寸金难买的黄昏残生了。幸而老朽纯属幸运者一列。不管是老天可怜也好,说是奇缘也罢,总之老朽是心满意足,除乐何求?”
觉超大师深有感触,对李天道:“小施主,还不跪拜师父?”
李天此时忽然特别听话,对觉超大师之言唯唯听从,干脆利索跳下床来,“扑嗵”一声双膝着地跪在东方圣面前:“李天拜见师父,望师父收下小徒!”接着又是三拜。
东方圣乐得合不拢嘴,连说“好”字。
觉超大师趁机道:“老纳恭喜道长收得新徒了。哈哈……”
东方圣也笑道:“那还得多谢大师成人之美,老朽感激不尽!”言毕又是一阵长笑。
事后方丈及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均来祝贺。东方圣沉浸于快乐之中。
过了三天,东方圣见李天已基本恢复健康,便向方丈等人辞别。方丈执意挽留,东方圣见盛情难却,只好打消这个念头。方丈安排东方圣师徒二人于寺内西方一处甚为僻静斋室住下,每餐差人将饭菜送上,其他时间从不来打扰。东方圣谢过方丈,见该处是一个极好的练武所在,便悉心传授其所学。李天天生不怕苦,学起来也不比别人吃力,且他悟性极高,但经点拨指明,便可领会,故而武功进展超乎异常。东方圣乐在其中。空余时间,东方圣教李天断文识字和为人之道。出生在种种遭遇家庭中的李天,自然勤奋好学,其中的道理也牢记于心。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弹指间已过了十二个春秋。昔日还是孩童的李天,如今可是一个潇洒英俊,且身怀绝技的美男子了。东方圣在十二年内把毕生的武学毫不保留地全都授予李天,尤其是那名满天下的武林“四绝”之一阴阳回神剑术,如何使用,如何运功出剑才恰到好处,都反复地要求李天谨记,默念于心。
忽一日,李天刚习武回来,东方圣便把他叫到身边,一本正经地对李天说道:“徒儿,你随为师有多久了?”
李天闻言感到惊讶,为何师父今天问起这种话来,莫非……他不敢往坏处想下去,慌忙说道:“徒儿跟随师父至今已有十二年之久了。”
“噢,十二年?十二年以来,为师待你如何?”
“师父待徒儿恩重如山,徒儿无以回报,深感愧疚。”
“你有这份心,为师就已经知足了。如今你艺已初成,可以下山为你双亲雪冤报仇了。”
“不,师父!徒儿学艺未精,不敢妄自下山,更不想离开师父您老人家呀。您待徒儿如亲儿,给予徒儿莫大的爱,徒儿我又怎能忍心留下您一人而独闯江湖呢?”
东方圣风流一世,可谓极乐人生,而如今也不禁触目伤情,黯然泪下。他强加抑制自己的感情,可那不争气的泪水仍究夺眶而出,分明是和东方圣本人过不去。东方圣揩去脸上的泪水,深情地说道:“徒儿,别难过。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不离家的儿女,更没有不离开师父的徒弟。你我师徒一场,只要你以后做事别坏了我的名声就行了。下山后,希望你注意武德,只可行善斗恶,为民除害,切不可仗艺欺人,助纣为虐,切记。”
“徒儿谨遵师命,绝不有违!”
“那我就放心了。你且去收拾衣服备用,今天就下山,待会随为师谢过方丈等人,你去准备吧。”
李天乞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