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十九皇子(第2/4页)  夺人气运修大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人看到,这是王满福唯一能想到的自保手段,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生存方式,谁也说不上对错。

    这几日觉得坊里生意要比往常要好很多,来了不少个金主,最直观的就是坊里姑娘们用的肠衣都快不够了,还把王满福喊去帮着制作些。

    听来坊里的客人口音,多半是来自北方的,那些彪壮的护卫一个个看上去就是从沙场退下来的,身经百战之人,身上自有一股沙场煞气,等闲人若是被瞪上一眼,定是会吓得战战兢兢,王满福每次在迎来送往这些客人的时候,每每都是多加小心,生怕一个不小心既触犯了贵人,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外如是了。

    而坊里的大小管事们也都一一警告过众人,说是有位大人物将会来到扬州城,所以最近贵人比较多,让众人都长点眼色,切莫冲撞了贵人,若是冲撞了贵人,贵人的惩戒先不提,坊里后面也会有着坊规等着呢!

    王满福也是走运,若不是贵人要来,坊里不许出事儿。就那颗金裸子得罪的人绝不会让他就这么安安稳稳的,司职杂事的管事在王满福面前算厉害,但在别的有靠山的人眼里也就不算个啥了。

    王满福仗着自己记性好,迎来送往间记住了各个客人的名字,也记住了个人的喜好。这在人际交往里算得上是一门大学问,那些来过一次的客人对王满福还能记住自己表现的极为高兴。虽然有时会出些差错,但也都无关紧要,王满福也由此获得了二领家的奖赏。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除了腿上的血糊糊的伤口还在做疼,王满福和别的平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王满福也想得很清楚,那天发生的事情毕竟是意外,想开点也就没什么了。对于这类不可抗拒的事情,小人物总是接受的很快,只是小人物内心是怎么想的就没有知道了,也不会有人在乎。

    在下午吃晚饭的时候,王满福端着汤碗,拿着窝窝头,就着汤啃着梆硬的窝窝头,眼神迷离,再有一旬就到了清明,也该要去城外的廋西湖旁的坟墓上一壶好酒。自那状元郎死后,每年的清明王满福都会带着自己能买到的酒祭奠一番。

    那位青楼状元郎死在乾元七年,死时凄惨无比,身无分文,无力下葬,还是扬州城里的众多妓子合资在瘦西湖将其下葬。每春日上冢,谓之“上风流冢”。后人有诗云:“瘦西湖上妓如云,春日尽上风流冢。可笑纷纷读书辈,惜才不及众红裙。”

    那叫李永的浪荡才子,只因一句词便被当今圣上一语黜落,于是就流荡青楼酒肆之中,以卖字写诗词为生。因为其写的诗词又大多是婉约之类的,赠与青楼女子之后,被青楼女子拿回去传唱,一夜之间便能使那娘子成名,引得无数豪客光顾。

    皇乾一朝,读书士子,骚人雅士多不胜数,可是能在词里写出市井流落风尘女子的独李永一人。时下高官贵人宴请贵客之时,多是请的粗壮威猛的关西大汉,持着铁琵琶,敲着铁绰板,慷慨激昂的唱着,唱的也都是些豪放激越的文词。而青楼烟花场地只能让那些豆蔻年龄的妙龄少女也做铁板琵琶之声。十数年来都不曾变过,听得多了,总是觉得有些别扭,却又说不上来是哪里。

    直到李永的横空出世,近乎是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态势将其婉约的诗词传唱之天下,改变了关西大汉琵琶铁板的模样,由于其词多写的是风尘中人,反而更加贴近底层平民,所以率先在底层传唱开来,慢慢的又由青楼酒肆传唱给达官贵人,慢慢的皇乾朝也都知晓了有这么一位青楼状元,不恋权贵,只好风流。号称有井水饮处,皆咏李永之词。

    只是死时的李永却显得很是可怜,身无分文,还是靠着青楼女子合资才能下葬。一世风流人物,却落得如此地步。

    王满福对这却没有什么感慨,只是觉得那个小的时候给自己希望的中年汉子算是个好人吧。

    所以每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