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宋别出秦(第1/3页)  御穹仙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若这侯生和卢生只是逃逸也就算了,最多是始皇帝派人抓回来处死,倒霉的也就局限在术士圈。

    可这两人逃跑前发表了很多不当言论,说始皇帝,刚戾自用,专任狱吏,贪于权势等,简单来说也就是否定和贬低始皇帝的统治政策,还说未可为之求仙药。

    始皇帝怒而使人追缴并彻查两人,结果发现被自己亲信的卢生在咸阳时竟还鼓动过一些儒生非议秦政,始皇帝出离了愤怒:“朕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朕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朕,以重朕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

    于是遣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合方术士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谪徙边。

    虽被坑杀者多为方术士,儒生也都是咸阳诸生自除出来的少部分,但所谓儒生,皆是识字的人,那么在社会上便是精英所属,始皇帝此举开罪了儒家。

    先有焚书,后有坑儒,即使是之前并不特别反对秦政的儒者,也在心里暗暗记下了一笔。

    在始皇帝遣御史调查之时,始皇长子扶苏便有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始皇帝怒其不争,使扶苏离开咸阳,北去上郡给蒙恬当监军。

    蒙恬其人,忠秦之心日月可昭,咸阳城中有点见识的都明白,蒙恬根本不需要监军,扶苏此去很有一番托孤的意味。

    不管天下人对扶苏被驱离咸阳持什么看法,始皇三十六年来了。

    始皇帝正稍微平复被术士们勾起的怒气,“荧惑守心”来了,咸阳城中传言这是上天对始皇帝的警告,始皇帝怒,认为是“巫者害朕之心不死。”专心整合咸阳城内的思想。

    始皇三十六年夏,忽有快马来报:“东郡有天降陨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始皇帝的心很沉重,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而古巫的幽灵徘徊在大秦的上空。

    他一眼就看出,这明显是古巫的惯用伎俩,天降陨石?始皇帝甚至怀疑这石头根本不是天降!

    始皇帝遣御史前往东郡调查,如他所料,一无所获,怒而下令: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并立刻销毁陨石。

    始皇帝被这件事闹得忧思难平,甚至考虑起是否要重新重用墨侠,但一想到墨匠(秦地匠者这些年下来基本都接受了墨家思想。)们的小动作,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始皇三十六年春,荧惑守心天象出现之前,天下之兵已尽至咸阳,始皇帝便令墨匠在黄帝与禹帝铸鼎之所——荆山原,熔天下之兵与九鼎,铸造大秦人道十二金人。

    在死忠于始皇帝的一名墨客的密报中,墨匠与墨侠勾结,偷天换日转移了九鼎,以赝品代之。

    墨家在秦地扎根多年,且在大是大非上与秦王室始终站在一边,所以始皇帝并没有采取什么激烈行动,因为他要的主要是一个效果——禹帝的九鼎被大秦熔了。而且这个消息还不能大张旗鼓宣传,只能以小道消息的方式当流言放出去。

    因为秦王室本身就是与禹帝同根同源,过于明显的否定禹帝,相当于否定自己的统治法理。

    所以始皇帝为了敲打墨家,近来对墨侠不闻不问。

    ……

    咸阳宫中,始皇帝面色疲惫:“朕之始祖秦非子乃大商纣王麾下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与你宋氏渊源深厚。”

    宋别拜服:“小民惶恐。”

    始皇帝轻笑道:“你当年来见朕,言妻体弱,先天有疾,朕使御医诊治,确有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