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四三、三十六营入潼关(第2/3页)  明末朱重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欠收,税赋请容拖欠一年云云……

    就在白水还在应付这位年轻的县令时,整个天下的形势,又一次发生了巨变……

    崇祯六年冬,大明朝廷调遣的官军云集于晋、冀、豫三省的交界地区。由于当时主要的战场已经移到了豫北,因此河南省的官军称为主兵,共有八千三百余名;山西、河北和京营客兵达一万九千六百人,加上曹文诏等所统陕*西兵,参加围剿的官军总数当在三万以上。

    三十六营活动的余地越来越小,粮食给养都极感困难,面临着被官军围歼的危险。

    三十六营首领们竭力谋求摆脱困境的办法。十一月,张妙手、闯塌天、满天飞,邢红狼、闯将(李自成)等人,向京营总兵王朴伪称愿意接受招安,“叩首言:我等皆良民,因陕西荒旱,致犯大罪。今誓归降,押还故土复业。”王朴和监军太监杨进朝、卢九德不知是计,以为不费吹灰之力,便可顿时弭平大患,同意接受投降。十九日,起义军首领人物贺双全、张妙手等十二人,亲至河南彰德府武安县(今属河北省)面见王朴、杨进朝、卢九德以及兵备道常道立,表示接受招安的“诚意”。杨进朝等信以为真,马上向朝廷奏报,同时停止了对三十六营的进剿。

    当时在武安诈降的头领以闯王高迎祥为首,共计六十一名!

    三十六营以伪降为掩护,麻痹了明朝当事的文武官员,向官军士兵和地方百姓购买裘、靴等衣物,积极准备渡河而南。二十四日,天气骤寒,山*西垣曲到河*南济源之间的一段黄河封冻成桥。义军乘官军不备,用门板铺在冰上再加一层土,分三路驰马而过,到达河南渑池县境的马蹄窝、野猪鼻。明河南防河中军官袁大权仓猝迎战,被三十六营击杀。三十六营的主力就这样一举突破了黄河天险,把明政府调来的重兵甩在后面(61)。从此,三十六营在更广阔的地面上往来驰骋,明末农民战争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崇祯六年,十二月!

    大雪满弓刀!

    朱元璋正在院子里逗弄着自己一岁多的小女儿朱芷玩耍,小朱芷才学会走路不久就迎来了冬天,她的身上穿上了厚厚的棉袄,结果现在连站立都困难,更别说走路了,她在积了雪的院子里走了几步,噗通一声摔了下去,心疼得秋叶赶紧去抱,朱元璋和张樱仙则发出一阵愉悦的笑声。

    正在此时,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一直负责保护朱元璋安全的警卫队长马小天走过去推开了院门,就看到李轻水穿着七品县令的官服,一脸慌张地跑了进来。

    “民团总教头!大事不好!”李轻水一路进来就急吼道。

    “哦?这大雪天的,县尊大人怎地亲自上我的门来?”朱元璋略感好奇。

    “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李轻水满头大汗,这大雪天他居然能逼出满头大汗来,也确实是急火上了脑:“本官刚刚接到八百里加急传书,说是有十万流寇正在攻打潼关……”

    “哦?”朱元璋其实比李轻水先一步收到这个消息,他是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故意在等着李轻水着急罢了,不过此时他却要装出惊讶的表情叫道:“哎呀,潼关?那岂不是离我们很近?”

    “是啊!潼关就在大荔的南边,一旦潼关被破,十万贼军弥漫开来,咱们这里也难幸免。”李轻水急吼吼地道:“今次咱们白水的安危,全系在总教头的民团身上了……”

    原来,三十六营进入河南之后,在河南四处弥漫,到处乱战。其中的横行狼、一斗谷、扫地王、满天星等八营部众,共计十万人,突然又有点想回陕*西了,于是他们沿着黄河南岸一路向西,便到了潼关之外,只要打穿潼关,就可以回老陕*西老家来……

    这个凶险的举动吓了洪承畴一大跳,他手下的悍将曹文诏等人此时还在山西剿匪,无法回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