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回 颂经载道归(第2/4页)  孤剑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饭,敢坐一分钟,回来我打你十板子。”

    初阳升起,松林中依稀听得鸟儿在叫。昏黄的光照着目由道长几人越走越远。

    叶明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读了多久,嗓子干裂,声音沙哑。就见杨清风提了壶茶来。

    杨清风把茶壶放到地上,说道:“师弟你自己看着休息一会儿,喝点水。”

    叶明楼转过身来,说道:“师父说”

    杨清风抬了抬眉毛,说道:“师父知道个屁。”他说完,又拍了拍叶明楼的肩膀,又说道:“中午的饭我就做了。”

    叶明楼目送杨清风走远,他提着茶壶喝了几口,继续读着经书。

    中午吃饭的时候,杨清风看着叶明楼像霜打腌的茄子,笑得喷了好几口饭。

    晚霞带走了夏日的炎热,天边有一群鸟儿在“呱呱”的叫着。目由道长几人踩着霞光归来,宁杰手中还抱了一个大包袱。

    晚饭吃过,这些人在院子中乘凉。目由道长摇着一把蒲扇,问道:“清风啊,你师弟今天有没有读到中午啊?”

    杨清风给目由道长倒了一碗茶,答道:“有啊,师弟今天嗓子都读哑了。”

    目由道长回过头来,对着叶明楼问道:“是吗?”

    叶明楼急忙回答:“是的,是的。”

    目由道长用蒲扇一拍叶明楼的脑袋,骂道:“是个屁,你肯定偷懒了的。”

    叶明楼慌忙罢手,急急地说:“没有,师父,没有偷懒的。”

    目由道长拿着蒲扇扇了几下,说道:“我问你几个问题,答出来了就说明你没偷懒,答不出来就吃板子!”他端了茶,喝了几口,问道:“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这句话当做何解?”

    叶明楼支支吾吾,目由道长见了,骂道:“道是自己走的,每个人的理解都可能不同。用你自己的理解来说。”

    只听叶明楼回答道:“人的神要清澈,但是有心或者说有杂念干扰。人的心要宁静,却有的勾引。”

    目由道长点了点头,问道:“那怎样才能神清心静?”

    叶明楼挠了挠头,答道:“去除自身的,心就自然宁静。明白自己心中所想,去除自身的杂念,人的神就会清澈。”

    目由道长又问道:“为何众生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叶明楼答道:“众生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这样便会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目由道长再问道:“怎样脱离苦海,得其真道?”

    叶明楼又答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目由道长听了,用蒲扇的把手狠狠地敲了敲叶明楼的脑袋,说道:“不全面,没说完。”

    叶明楼“啊”了一声,摸了摸自己的头。就听紫云道长接口道:“小明你先前都答了,这却忘了。除了要悟者自得外,还需悟者神清心静,常清静矣。”

    目由道长摇晃着蒲扇,对叶明楼说道:“这一问便勉强算你过了。”他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问道:“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句话怎么说?”

    叶明楼也端着茶喝了一口,答道:“福和祸都是人自己召来的。善与恶的报应,将会跟随着自身。”

    目由道长用蒲扇轻轻地扇着,又问道:“如何避祸留福,积善去恶?”

    叶明楼又答道:“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