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卫骅说得确实是真的,所谓修仙,就是获取仙人的某些能力,而这个获取的方式,分两个大方面,一个方面是“功力”,而另一个方面,则是“术法”,功力是术法的前提,术法是施展功力威能的手段。
就凡人至鬼仙的这一步来说,功力上分了二十五个阶层,称为二十五节“仙竹”,虽然不懂为什么要这样称呼,不过子鹰对名号也没什么兴趣,就不纠结了。
而术法上却另分了七大境界,也就是一开始说的筑基c行气c浅法c驭术c五元c半仙c逆仙。
而这七重境界代表的,居然是法术的使用情况。
筑基指的是完全不会使用法术的人,只是单纯地滞留在吸纳仙气强身健体的阶段。
行气则高级些,行气化劲,能把仙气附于四肢百骸之上增强肢体威能,但是也不会法术。
到了浅法,才会些浅显的“法”,将仙气用一种很粗糙的方式使用出来,因为太简单,效率太低,甚至算不得“术”,故而称之为浅法
驭术时方才懂得施术了,十五种法术能施展出绝大多数,但是其中的五种特殊法术只能勉强施展。
到了这里,子鹰便是有些困惑了,按书中所说,这世上的一切法术都可以分入十五大类之中,而其中又分出了“移遁躯御兵”五种特殊法术,只说练成一种就能单挑千军万马,却完全没说修炼方法,而后面的“五元”之境指的就是,将这五种法术全部练成。
再往后,关于“半仙”和“泥仙”的介绍就越来越模糊了,子鹰感觉完全看不懂了。
“可是这种分级的方法,好古怪啊。”
子鹰不禁感到无比困惑,按书中所说,境界是最重要的,行气一定打不赢浅法,浅法一定打不过驭术,而功力的价值却并不是很大,只要你能达到对应境界,仙气够用就好了。
那这里就有一个超级大的问题了。
境界的提升不是靠修炼,而是靠顿悟!如果某个人突然悟透了法术,那就能瞬间步入下一重境界。
那假如出现这种情况,一个人脑子向来不好使,只能死用功,练了整整二十五层功力,可是境界却一直滞留在行气,结果有一天,他突然变聪明了,瞬间对所有法术都理解了,那岂不是能瞬间连蹦无数级,直接蹦到鬼仙去?
“真是奇怪的设定。”子鹰摇了摇头,旋即眼神一变,“我现在应该只是‘行气’的境界,按‘浅法’的描述,要想进入这个境界必须掌握简单的‘法’。”
要想有能力自保,我至少得掌握一种法!
“最好是逃生的‘法’。”子鹰翻至浅法篇,登时惊呆了。
“这是什么哦!”
只见浅法篇里,居然还有分类。
力c迅c捷c步c缚c解c防。
力下面还有绵力c软力c瞬力c实力c透力!
“这么复杂的么。”子鹰额冒冷汗。
先···先看“迅”吧,这个一看就是速度。
果不其然,的确是速度,而且,也有分别。
“游鱼之迅c飞鸟之迅c狡兔之迅c暴虎之迅···”
子鹰顿时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东西越是多,他越觉得有趣!
“以步法取阵,手决布炉,汇以灵气,便可生天下术!”
就是说手上要结印,同时脚上还要踏什么奇怪的步法嘛?
子鹰便挑了第一个迅法。
名为“风翎步法”。
尝试着按书上的东西做了两下,书上说脚要怎么踏,他就怎么踏,书上说手要怎么摆他就怎么摆。
到了最后,突然说,要通过冥想在脑中生出一股炽热的清流。
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