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 利笔(第1/3页)  天地歌藏心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云书院影壁背后挂有九科,礼、法、数,青漆刻字,书、诗、史黑漆印字,另有朱拓的剑、御、射字。

    令白天感到神奇的是,剑、御、射三科分明是武艺方面的东西,却是端文、英武都要学的东西,三日之间,虽然不曾与人多言,但也听到旁人述说,所谓剑科并非独学剑术,同时也教授其他拳脚兵器以及各种相破之法,只是如今刚刚入学,一般都是不教的,似乎要等到年后还是后年,文武分制,才能择一而从。

    “礼器是故大备,大备,盛德也。礼释回,增美质,措则”

    “礼者,形上之道也,拘以成为,备制称明。王圣”

    礼科授师是一个有些古板,有些慈祥的文士,面容看上去似乎有四十多,头发却有些花白,他的声音和缓悠长,极为顺耳,只是没什么力气,也不太喜欢提问或渲染氛围,显得无趣。白天听了听,觉得不难,自己能够听懂,便不太集中精力,趁着文士背对着自己时四周看了看,好像没人在听,或者说,是在装听。

    白天发了呆,觉得自己听了进去,课后回想,却吓了一跳,好似想不起来几句。

    书,则传授书法,教习同样是的是一名四十上下的文士,比之前那位少了几分沉郁静气,多了几分随和,一把五寸长的狼毫毛笔挥舞得行云流水,在书木板上以清水写了长长的一篇风泉赋。

    白天长吸一口气,在案上铺纸,一笔一划地模仿,不一会,文士下来巡视,走到学生身边指点,到了白天,文士点了点头,说道:“嗯,不错,每个字都写得很好。”白天愣了一下,抬头看看文士,又低头看看自己的自己,接道:“就是放在一起太难看。”

    文士闻言一笑,不置可否。

    文士又走到白天右侧的何玉琪身边,看了看,并未说什么。

    白天侧目而视。何玉琪的字娟秀小巧,却有些左倾,就像将倾的高楼,欲倒未倒。白天觉得自己的字已经很小了,但何玉琪的字比自己还小一分,单个字比起来,白天显得端正,可整体相比,白天的字便显凌乱,何玉琪的字却如涓涓细流,似无章而不乱,背绳墨而不杂。

    白天看得入神,直读了一遍才想起写自己的,抬头一看,清水字迹已干了大半,方悔于不该慢,低头看到文士身边的舒晓琴,却发现她才刚刚起笔。

    如此一来,白天也不着急,慢悠悠写了起来。

    至下课,白天也只抄了三分之一,虽然写的慢了,但自我感觉尚算满意。

    而后是诗文课,一名二三十余岁女子执古典今文摘要授课,先讲诗词起源与流传,而后授习起句读来,青云书院第八院传出朗朗书声。

    “你怎么不读呢?”白天抬头,是前面的昆邵润,此子皮肤略黑,发质显硬,戴一暗红抹额,个子稍矮,隐然一副农家摸样,可发式张扬,又却似纨绔子弟。

    朱云护额,风扬猎海髻,把头发统统理向后面,白天看了看它的造型,心中笑了一下,口上回应道:“不用,我会。”

    巧的是,白天喜欢美质,入学之前有过一段时期,闲到不知道做什么,于是去看了许多文章,也背了几个名篇以及诗词,当时便存着或许可以炫耀的心思,现在看来,青云书院教的倒正好也是这些,白天翻着课籍,看到了水龙吟破阵子朝风鸣驹

    白天现在还不懂,那些几十几百字的文章,之所以能记下来,不是因为它们好记,亦非他提前了而已,而是他确有长处。

    法科该是这些科里离人最远的,许是知道这点,那授课之师不得不引经据典,旁征博论,用一个个事例来解释那些法何以为此,而非只说其法为何。剑国刑律统称剑律,起于立国之前的皇族宗法,以“剑为凶器者以剑刑之”的思想为核心,又引旧中原传统东谷法系为用,合成如今的剑国新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