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实情到底如何(第1/2页)  问道仙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有的时候想不通,未必不是一件坏事,有的时候想通了,也未必是件好事。也许你想通的,跟事实的发展,完全就不是一回事。

    此时的吴岩,毫无疑问,便是这种类型,自以为是的想通了,而事实也确实犹如他想的那般,可是他根本就不知道事情的难度,那基本就相当于超出了他的想象。

    一行人,自从在汾州进了一座小城后,补充到了足够的干粮,便是一直在赶路。

    汾州的粮食,已经长到不可控制的地步了,况且由于汾州境内山贼众多,而自从在那小城中打听到的消息,吴岩等人自然就不敢继续在汾州多待了。

    在小城中不过一晚,便听到在汾州南面,已经有一伙山贼,凝聚了数万人,都已经开始攻城了,听到这个消息,吴岩等人确实是一阵心惊啊!

    他们一路在汾州境内遇到的山贼,最多不过百人,都是由一些山民组织的,而跟这数万人的相比,一切都显得是小儿科了。

    况且他们还听到,那数万人组织的叛乱,更是已经疑似出现在了汾州西部,正在招募同伙呢!

    听说现在更是已经疑似有了近万人,官府更是在准备凝聚兵力,正在准备搜捕这些人呢!

    吴岩等人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才终于对汾州的叛乱有了新的认识,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官府,根本不去管那些几十人的叛乱了,与那数万人的相比,几十个人根本就不足为惧了。

    可是吴岩等人听到,叛逆人马已经在西部招募人的时候,更是不敢在此多待啊!要知道他们可是要一路向西,更是要越过汾江去往锦州啊!

    所以吴岩等人在这小城中,买了足够多的粮食,已经不准备在中途停下了。

    吴岩坐在马车上,看着有些荒废的田地,心中不禁联想到了阴谋的味道。

    这一切都太快了,从新粮即将秋收,到这叛乱人马攻城,这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

    即便是税收过重,可这些人也没有理由,选择在秋收之前啊?等到新粮下来,被官府收走之际,那样去官府抢粮岂不是更好吗?

    面对吴岩的种种疑问,刘老好像总是能知道一些,对于吴岩的疑惑,刘老也总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不得不亲,刘老的见多识广,或许真的要比吴岩的纸上谈兵更有用。

    刘老就曾给吴岩说过:“在临近秋收之前,虽然新粮快要下来了,可也是旧粮吃尽的时候,都已经没有粮食了,他们自然要有所选择,而选择提前收取,就变成了一种必要的手断了,谁都不傻,都不会选择自家的粮地,自然就要偷盗别人家的了。”

    吴岩蓦然,他知道刘老的意思,没有粮食了,就去偷别人家还未成熟的粮食,这好像也能说的过去。

    可是吴岩虽然没有见识过,可还是知道的,佃户若是没有粮了,首先便会去找大户借粮,而这些大户都需要依靠佃户,来种植粮食。虽然税收严重,可也不会去饿死这些人。

    吴岩便想到,为何这些大户会不借粮呢?答案很明显,不是不借,而是没有粮了。

    这些种植的佃户,平常也只能只靠收成来维持温饱,碰到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那这些佃户,便会手中缺粮,佃户缺粮,自然会像大户去借,而大户也没粮了,这事可能吗?

    吴岩自家便是大户,虽然不能称为名门,但是一州州牧的家里,平常之时自然要存许多余粮,无论如何都会让家中粮食多用许久。

    而这些大户,平常收的税收就重,家中肯定会存许多余粮,而现在没有了。

    吴岩心中一寒,好像隐约见,已经摸索到了什么。特殊情况导致佃户缺粮,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收成不好,另外一种税收加重。

    大户很少会增加税收,因为本身税收就已经很重了。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