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6章 董仲颖阴谋废帝(第1/2页)  三国狼烟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公元187年腊月二十一,大汉京师雒阳城董府!

    “文优,我等自腊月十五进了这雒阳城,不知前大将军何进c前车骑将军何苗二人的军队收编几何?”

    董卓喝了一口酒,随即沉吟道。

    “主公威震天下,宵小之辈安敢不从!”

    “这些天以来,属下等不负主公重托,已收编何进c何苗二人的兵士,共计六万余人。上军校尉蹇硕的兵士,亦在其中!”

    “先皇所设置的西园八校尉中,助军左校尉赵融c助军右校尉冯芳c左校尉夏牟三人,尽皆臣服于主公,三校兵士,共计两万人。”

    “眼下,中军校尉袁绍c下军校尉鲍鸿c典军校尉曹操c右校尉淳于琼四人,手握四校兵权,共计两万四千余人。而且袁绍四人置主公将令于不顾,不肯交出兵权!”

    “眼下,我军有飞熊军八千c凉州并州精锐两万余人,再加之何进c何苗c三校兵力,我军共计十一万兵士!”

    “如今,我军的粮草,有了朝廷资助,我军可谓是兵精粮足,将骁兵勇。主公进可争夺天下,退可还保关中!”

    李儒站起身来,朝着董卓施了一礼,慨然说道。

    “好!好!好!文优胸怀韬略,腹藏良谋,真乃咱家的智囊也!”

    “雒阳城内,宵小之辈,何止是袁绍c曹操c鲍鸿几人。咱家不过是念在同僚之情,不愿刀兵相见,此等竖子安敢阻我军威?”

    董卓将手中的酒杯,重重的砸在几案上,随即站起身来,沉声说道。

    “主公息怒!汝南袁家,四世中五人位列三公,名望甚重,实乃天下世族之翘楚。袁绍此人,亦是一世之俊杰,主公不可轻易相逼,还需徐徐图之!”

    “曹操家世,虽不及袁绍,但此人豪侠仗义c沉稳不凡,名声早已著于雒阳。”

    “黄巾民变之时,此人立功颇多;赴任济南国相之时,此人法令严明c雷厉风行!”

    “此人声名,早已流于世家,行于田野!此人实乃当世之枭雄豪杰也!主公亦不可轻易相逼,还需徐徐图之!”

    “文优肺腑之言,万望主公三思!”

    李儒见董卓怒意正盛,连忙恭声劝慰道。

    “大汉天子,咱家视之如襁褓小儿,何况袁绍c曹操这等竖子乎!”

    董卓怒意未灭,冷哼一声,沉声说道。

    “请主公暂息雷霆之怒!大汉天子确乃主公所言,仰人鼻息,恰似那嗷嗷待哺之婴儿。朝夕之间,便可让其灰飞烟灭!”

    “袁绍c曹操二人,非是孤身一人!他二人的身后,却有天下世家c英雄豪杰,以为靠山臂膀。”

    “主公不可因一时之怒,擅杀此二人!主公若杀此二人,则天下为之震动,天下世家c英雄豪杰,必然会沆瀣一气,一致对抗主公!”

    “主公可以没有刘家天子的支持,但绝不可废弃天下世家c英雄豪杰相助!万望主公三思再三思!”

    李儒见董卓杀意不决,心下大惊,忙朝着董卓,一揖到地,神情恳切的劝慰道。

    “哦刘家天子尚不及袁绍c曹操二竖子文优且细细说来,咱家愿闻其详。”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思虑少倾,心下未能明白,随即诧异道。

    “主公定是智者千虑,未曾料到,会有一失!主公勿急,且听文优说来。”

    “先皇在位之时,正值关东黄巾民变c关西汉羌叛乱之时。为了早日覆灭关东c关西贼寇,宗正刘焉刘君郎,请奏先皇,将那刺史改为州牧。”

    “刺史仅有监察之权,却无军政之权。州牧却非如此,一州之牧守,手握军政大权,实乃独立王国!”

    “刘君郎此举,实乃饮鸩止渴,非是长久之计。他日,天下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