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06、论逋是奸臣(第2/4页)  阳光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么钱?金子捏在手里,觉得很惭愧。

    本来以为这个大坪地海拔已经够低了,等转过一个山口才发现,队伍又一直斜斜朝下走,几乎行了半日,只见阳光照耀之下,一个小城出现在眼前。隔着远远看,也跟刚才那个大坪地上放牧的主人家风格差不多,满街花花绿绿扯着些布条子,也不知有什么用。

    快要进城时候,城外已经迎候了许多人,见队伍过来,就有人吹起几个很长很大的喇叭,呜呜作响。然后就是打鼓、起哄,人人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那眼神,直如昨夜梁丰仰头看到的星空一般纯净、清澈,让人心安。

    等走进时,人群分开,打头一个体态壮实魁梧的老人,胡子梳得非常讲究,上绺翘翘的一片银白,满脸堆笑,手捧白绸来到梁丰跟前。梁丰知道这是献哈达了。不能怠慢,急忙翻身下马,也不知该用什么规矩,只好双手合十稍微弯腰,朝老者行礼。

    老者看对方居然用如此尊崇的方式向自己致意,更加受宠若惊,赶紧将身子弯得更低,双手将哈达高举,嘴里念念有词。梁丰虽然没吃过猪肉,但猪走路在电视里见得多了,也就顺手低头弯腰把哈达接过挂在自己脖子上。老者急忙凑上伸手,将梁丰胸前的哈达象征性地分别捋顺,又念叨着退下。

    梁丰无意中完成了吐蕃中一次很高规格的见面礼节。

    献哈达这一风俗起源于当年张骞出使西域,那时张骞代表大汉天使,一路上见到各部族,都赐予中原精美的布帛作为礼物。西域各邦均以中原丝绸为贵重礼品,于是以为这是天朝上国传过来的“大礼节”,顿时纷纷效仿。发展到后来。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若干洁白的白绸。遇到客人,献上自己的祝福。

    而哈达的敬献也有分别,老者双手过头,那是对尊者的敬仰,而梁丰双手合十,恭敬接过,也是表示尊重、虔诚和友好的意思。

    献完哈达,老者退后几步。很矜持地笑着,等待介绍身份。那翻译急忙过来对梁丰道:“天使,这是我吐蕃论逋大管家宗仁次丹,专门前来迎接贵使的。”

    论逋,就是吐蕃的宰相,论逋的大管家听起来好像是仆人的意思,但在吐蕃,是公私不分的很高职务了。基本上可以直接管理官方重大活动,参与高层决策。梁丰听了,更不敢怠慢。重新行汉族的拱手礼表示认识、尊敬。

    宗仁次丹见天使客气,急忙又上前。一只手扶着梁丰,一只手朝前伸出做出请的姿势,领着梁丰向城里走去。

    进城走不多远,来到一个比较高大多屋的建筑群里,那些房子很像布达拉宫的构造,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俱都是平顶白色,进到屋里,才看到到处五彩斑斓,满眼大红大绿,那感觉热闹得很。落脚的那间屋子不是很宽大,双方进去,也只容得下二十来人。梁丰这边就跟着进去了杨文广、王英、黄林海和几个亲兵;对方也差不多对等几个人。

    宗仁次丹先请梁丰落了坐,摆上茶几,上面供奉吐蕃特产酥油茶、糌粑等食物。双方通过翻译,展开友好的第一次接触。

    “尊敬的使者大人,请问你这次来到吐蕃,是想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消息?”宗仁次丹问道。

    “本使此次前来,是贵邦自天禧年中就开始重新朝觐大宋,大宋天子对你们的大赞普十分欣赏,命我接洽,加大两家通好事宜。”

    宗仁次丹显然对这个回答十分不满意:“请问使者,还有具体的使命么?”

    “有倒是有,但要等见到大赞普时才方便透露。呵呵,谢谢大管家的热情接待,来,我借花献佛,以酥油茶代酒,敬大管家!”

    宗仁次丹急忙也端起酒伸指头进去啄了几下,天女散花似的到处撒过,念念有词才把茶喝下。身子朝前倾斜,很诚挚地道:“使者大人远道而来,敝国欢迎之至。在见到大赞普之前,我家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