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4、册封是个为难事(第2/3页)  阳光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离。

    北宋皇城虽小,却五脏俱全,殿宇众多。册封之礼,放在哪里都可以举办,天安殿还是崇政殿,或许都无所谓。比如:太祖建隆二年正月朔,始受朝贺于崇元殿,服衮冕,设宫县、仗卫如仪。仗退,群臣诣皇太后宫门奉贺。帝常服御广德殿??受朝贺于崇元殿,帝服通天冠,绛纱袍??乾德三年冬至,受朝贺于文明殿,四年于朝元殿,贺毕,常服御大明殿??真宗咸平三年五月朔,雨,命放仗,百官常服,起居于长春殿,退诣正衙,立班宣制??

    由此可见,虽说天安殿也有专司受贺、上表、册封之职,却也不是一定。

    真正的重点是:刘娥要同死、活两位皇帝一起受册封之礼。

    这就让人郁闷了,你老人家这岂不是把自己等同于皇帝了么?夹七夹八的,咋整?

    其实梁丰在丁谓讲述之前,根本没办法知道这事。因为当今天下只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内府罗崇勋,一个就是首相丁谓,而丁谓正是听了罗崇勋的传达,这属于绝密。

    而丁谓汗津津地听完罗崇勋的传达,马上明白了刘娥的意思——这事你丁谓要替我办到。

    丁谓很难过,自己当权多年,也不知处理过多少疑难杂症,可是这次,一只母鸡,非要同两只公鸡在一堆打鸣,还非要让自己找出理论根据来,这不是要他命么?

    正好,你小子不是上门来求老夫吗?咱也投桃报李同你耍耍,大好人才,别浪费了。

    好在梁丰是读书人,还记得些事情。知道这事儿最后不伦不类不了了之,只不过现在重点不在这里,而是既然丁谓提出,那就得帮他解了这个套子,拿去放在别人脖子上。

    梁丰眼珠转了转,笑道:“回丁相话,学生没听到过。不过,这好像也没什么吧?”

    “嘿嘿,探花郎饱读诗书,岂会不知《大仪礼》?别跟老夫兜圈子了,说说这事儿你怎么看,该怎么办?”丁谓老实不客气道。

    “我冤枉!我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封就封呗,并在一起,也免得仪仗、百官奔波之苦,节约用度,何乐不为?”梁丰干脆撒娇卖萌起来。

    丁谓看他这番做作,愣神半天,陷入深思,半晌缓缓道:“你的意思是,可以并在一起?”马上又摇头否决:“断乎不能,礼制纷乱,如何举行?”

    “我看不难,击鼓卖糖,各干各行,不行么?实在不行,可交付礼部、太常寺、宗正寺议定的罢?”梁丰小心翼翼说道,好像是真不明白一般。

    “哈哈,玉田,你可是狡猾狡猾地,不错不错,老夫也看可行。”

    宝慈殿寝宫里,大白天的,刘娥屏退了左右,紧闭宫门,只有近身罗崇勋伺候。

    罗崇勋斜执拂尘,双手奉着一套元边朱红杂金丝凤案衮服,衮服上还有一个紫檀匣子。恭敬立在刘娥跟前。

    刘娥望着这两样东西,饶是已经权倾天下多年,依然控制不住地流露出一种激动神色。轻轻伸出手打开匣子,里面锦缎裹着一方和田羊脂白玉,取出来翻转看去,试印的红色印泥油亮亮地敷设在晶莹剔透的玉玺上,赫然刻着“章献皇太后之宝”七字秦篆。

    刘娥一手捧着玉玺凝视良久,方才移开目光朝衮服望去,罗崇勋急忙将衮服展开,那耀眼的红色和金丝,又让刘娥眼睛一亮。

    罗崇勋展开衮服走到刘娥身后,想给她穿在身上,刘娥却自顾朝前踱了两步,一面低头把玩玉玺,一面说道:“丁谓之说什么了没有?”

    “禀太后,丁相公没说什么,只是点头不语。”罗崇勋说完,看刘娥有些不愉快,忙道:“要不,奴婢再给钱惟演带个话?”

    “不用了,给他带话只会添乱,等两天,毕竟是大事,他犹豫一下也是情理之中。”

    刘娥说完,又回头看了看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