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46、状元难定啊(第2/3页)  阳光大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智之资,备文武圣神之德,握於穆之玄符,承国家之鸿业,八柄以驭臣民而百僚整肃,三重以定谟猷而九围式命,盖已操太阿于掌上,鼓大冶于域中,上任人图治,日以实政望臣工矣!而诞谩成习,诚有如睿虑所及者。故张官置吏,各有司存。而越职以逞者,贻代庖之讥。有所越于职之外,必不精于职之内矣,则按职而责之事,随事而稽之功,使春官不得参冬署,兵司不得分刑曹,此今日所当亟图者也。耻言过行,古昔有训,有所逞于外之靡,必不深于中之抱矣,则因言而核之实,考实而责之效,使捷巧不得与浑朴齐声,悃幅不至与轻浮共誉,又今日所当速返者也。巡行者寄朝廷之耳目,以激浊扬清也为今之计,惟是广咨诹、严殿最,必如张咏之在益州,斯上荐剡焉,而吏可劝矣。教化者,齐士民之心术,以维风振俗也。为今之计,惟是广厉学官,斯畀重寄焉,而士可风矣。”

    大家都是待职上班兼差阅卷的,老规矩,评不出子丑寅卯来,谁也别想回家,全锁在天章阁里十几天。开始的兴奋阅卷过去,继而大家互相乘机唱和作诗填词,再后来干脆聊天打屁混时间,好容易熬到了三月间传胪的前两天,所有卷子都排好了名次,送到官家赵祯和太后刘娥面前。

    别看小皇帝殿试时挺拉风,其实一切都还掌控在他老娘手里。于是母子俩在群臣的陪伴下最后决定名次。名次一拆开,众人眼睛都有些直了,原来公推的第一名居然就是梁丰。这是包括王曾在内,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那天赵祯动作太大了,他没按常理出牌,坏了规矩。朝野上下早就因为这段轰动京城的新闻,对梁丰形成了极端两派。以庙堂一派同声埋怨官家荣宠过甚,有名器私授之嫌;而江湖一路,所有京城老百姓尤其是女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众望所归,官家就该对他好,给他当状元!

    大臣们为难了,这是糊名判定的,不能撕了封条不承认啊,那跟嫖客穿起裤子不给钱有什么区别?但要是照给,又怕那些没参加评卷的官员和其他四百来位举子们抗议不公。怎么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欠了梁丰人情的首相丁谓表态,照此报送。现改名次才是真作弊呢,大家都说好的东西,凭什么不让人家第一?

    只好就这么报了去。

    赵小六自然是拍手称快,高兴得不得了。朕还没真作弊呢,梁丰哥哥够霸道,直接就跑了个第一。刘娥也是笑着点头,这孩子不错,没得坠了名声。

    眼看母子达成默契,这就要定下了,终于还是有不和谐的声音发了出来。

    鞠咏冲上前道:“启奏官家、太后,若点了梁丰状元,恐怕不太合适!”

    “为什么不合适?”赵祯睁大眼睛问道。他是真不明白。

    “官家,梁丰圣眷之隆,并时无两,才学也是上上,臣本无异议,不过,满朝悠悠之口,本科举子睽睽之目在,若点了梁丰状元,怕是有人以为不公。请官家三思!”

    “以为不公?你以为的吧?”赵祯不高兴了,直接诛心。

    刘娥不说话,权衡利弊中。

    “朕问你,梁丰的卷子是糊名还是显名?”

    “呃,糊名。”

    “是你们先评的,还是朕先订的?”

    “是臣等先评的。”

    “评的时候公不公?”

    “公之至!”

    “那你还有许多话说?难不成为国取士,就是你们这样睁着眼睛说瞎话么?朕不管,是你们评来,朕同意就是,谁不服,你们解释去!”赵祯气呼呼道。

    大臣们都做不得声,输情输理啊!可是就这么定了,又有许多不甘。

    李迪出来讲话了:“官家,所评梁丰,臣等绝无偏私,此是正论。不过么,殿试之日,官家居然离座替梁丰研磨,又交换砚台,恩宠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