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突围(第1/3页)  魔门使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村寨内的气氛压抑,让人感到胸口烦闷,喘不过气来。

    被选中参加行动的死士,都蹲在马厩旁默默地整理着护甲,擦拭着自己的武器,时而不安地抬头打量着天色。

    李铮是个火夫,没有资格穿戴护具,更没有武器,唯一能防身的是张伯送给他的一把短匕,张伯最终没有挺过去,半个时辰前走了。

    此时他正用这把短匕在一所院落的枯井下不停地挖掘,准备将张伯的尸体藏在此井下,因为部落人有割下敌首挂于鞍前彰显勇武的习惯,如果今晚过后还能活着,到时再回来起出尸首入棺安葬。

    李铮虽然不算聪颖,但绝不蠢笨。之所以平日木讷c少言寡语,是张伯再三叮嘱他在军中为人做事要低调,切不可贪功冒进,近年边疆战事频繁,千军万马中刀剑无眼,一个疏忽可能小命就没了。

    杀二十个敌人得个没有品级的伍长小官不值得,况且就李铮那两下子三脚猫功夫还不够看,没有那战场称雄的资本。

    这半年大小仗李铮也经历了数次,如果没有张伯的照顾跟指点,早就死在战场上了,张伯的恩情他不会忘,张伯的叮嘱更不敢忘。

    李铮从小家里就穷,虽不至于捉襟见肘c寅吃卯粮,但三口人守着不到二十亩地刨食吃,年景好还能吃上饱饭,遇到老天爷发脾气了,就需要李铮他爹去县城里面做工,李铮他娘到大户人家做些缝补的活计才不至于挨饿。即便这样,爹娘还是省吃俭用,想存些钱将李铮送进学堂读两年书,不指望他能有多大出息,只要能多认识几个字,将来去县城做个学徒,学门手艺,总比一辈子靠天吃饭强。

    有道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李铮从小就能吃苦,性格内敛c坚韧。父亲去世后,他不但要每日挑水劈柴c除草翻地c捉虫喂鸡操持家务,还要照料患病的母亲,但从没叫苦喊累。

    母亲病故后,李铮不但变卖家产尽数还清债务,没有一文钱拖欠。还用所剩不多的钱财购买了礼物,对帮助过他们母子的街坊邻里一一拜谢。

    张伯被他劳而不怨c扇枕温被所感动,才会收留了他,并教他武艺。学堂先生也是念他有情有义c勤恳知礼才默许他偷听。

    李铮也没让张伯和学堂先生失望,不论习武还是读书,都能晨夜屑屑,寒暑勤勤,无时休息,孜孜不倦。

    在军屯长大的孩子,都有当将军的梦想,李铮也不例外。每日听着先生和老兵们讲起上阵杀敌时的威风,某某将军单枪匹马冲入敌军几进几出的英姿,有时也在心里幻想着自己白马银甲红缨枪,驰骋疆场的风采。

    怎奈张伯武艺粗劣,先生学识有限,即便李铮肯下苦功,穷极一生能在军中混个队长,或在县城商铺当个掌柜,就算祖上烧高香了。

    因此,李铮一直龟缩在后厨做一个伙夫,平日里寡言少语,挨了老兵欺负都不反抗,只想安心习文练武,像张伯一样多熬些年凭资历混个伍长,或者存些钱财去县城学门手艺,将来当个掌柜,吃饱c穿暖,把日子过富裕了。

    如今被逼着做了死士,既然逃不过这一劫,那就拼死一搏,生死凭天命吧。

    第九大队所在的村寨就在大钟山下,距离大钟山不过一里多路,如果能冲出敌人的包围跑进山里,草高林密,又是夜晚,部落骑兵绝不会下马进山追杀,基本上算是逃出生天了。

    当然,对方也想到了第九大队可能会从大钟山方向突围,因此在大钟山方向布防的兵力也是最多的。

    即便不被弓弩射杀侥幸冲进敌阵,能不能冲的出去就看运气了,部落武士的弯刀不是摆设,一旦陷入包围那就是被乱刀分尸的下场。

    活命的关键,首先是战马在点燃稻草前不被射杀,能顺利的冲到阵前;然后就看点燃稻草的战马是否能造成敌军混乱,给他逃跑创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