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西山,残阳斜照,云彩为夕阳映染,闪着夺目的红色,残阳照耀之下,一条蜿蜒曲折的古道连绵不绝。古道经久未用,已长满了杂草,秋风一吹,杂草枯黄,竟无半点生气。
一阵“嘚嘚”马蹄响声,却是奔驰着二十来匹骏马,马的颜色各异,马背上却是清一色的黑衣人。这些黑衣人身上背着各式各样的兵器,倒像是江湖上盛传的“十八神骑”。所谓十八神骑便是十八个江洋大盗,他们武艺高强,而且兵器各异,可谓是十八般兵器齐全。
十八神骑沿着古道疾驰着,马蹄带起枯草竟飞扬到两尺高。古道的左侧有一片森林,森林中伸出一条小路与古道相接。十八神骑沿着小路穿进森林,马蹄咋响,惊起归巢的鸟儿,竟一时喧闹起来。因是秋天,倒还看见些日光。约莫一炷香功夫便见小路当头现出些田地来。这片约两百亩的田地中间是一座三十户的村庄。
村落中鸡鸣狗吠,村民听得动静便都在村口观望,见是十八个骑着骏马,手持凶器的黑衣人时,大多数人向家中跑去。也还有被惊住的。
十八般武艺此刻各显神通,长兵纵横千里,短兵血溅四方。利器,削骨割肉,钝器,碎脑捶胸。一时间村落遍布尸骨,鸡犬被马蹄践踏无数,三十余户瞬间化作虚无。
十八人杀得正起,却见有人影向林中窜去。手持长戟者大叫道:“老五c老七去林子里查看,刚才好像有个小鬼躲进了林子。其余人再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漏下活口。”
十八个黑衣人翻身下马,拿长棍的和用双钩的去了林子里,其余十六人便在屋里屋外搜查。天渐渐暗了,那二人搜了一阵出来道:“没找到那小子。”
用长戟的叹了口气道:“算了,一个小鬼坏不了事,何况萧远昭也不知道是咱们干的。”
且不提“十八神骑”沿着古道返回,如今道这“十八神骑”口中的萧远昭。萧远昭是何许人也?提起萧远昭的大名,江湖上是无人不知c无人不晓,逍遥阁七老之一,人称“圣水剑圣”。
事发之日,萧远昭正端坐在“龙祥客栈”上房内,只见他头上随意绾着发髻将顶上头发束住,余下尽数垂在身后,双眉浓厚,前额宽阔,颔下髭须长有尺余。此刻右手捧着一本书,左手抚摸着桌上的茶杯,桌子边靠放着一柄宝剑。但看剑鞘就知此剑非比寻常。
萧远昭正看着书,听得楼梯处“蹬蹬”作响,不一会儿,房门便被“吱”的一声推开。萧远昭正要发作,却见来人扑的跪在地上,看时那人身穿紫金色锦袍分明在胸前用红色绣着“逍遥”二字。这穿着却有讲究,只有逍遥阁内掌阁与长老的入室弟子才可穿戴。江湖中人多不敢招惹。那人跪在地上道:“师父,三师伯请您回去议事。”
萧远昭略望了一眼弟子道:“何事如此慌张,你没告诉谭师兄我在此处等我义弟吗?”
那弟子不敢起身回道:“三师伯只带了一句话‘门户有变’。”
饶是萧远昭如此平静,听得“门户有变”四字,却惊得站起,立即合上书本,左手顺势提起宝剑,疾步出去,只留下一句:“你且替我在此处候我义弟,结算房钱。”
这逍遥阁本是三百年前逍遥散仙李若水修建在淮河北岸的楼阁,却在李若水百年之后被其弟子赵正宇以之为名建下门派,并尊李若水为第一代掌阁。发展至今逍遥阁已是武林第一门派。“逍遥阁十三剑圣”的威名更是在江湖上广为赞颂。虽然如今只余下七位剑圣,却都已是江湖上的巨擘。
萧远昭长途直奔了七个时辰这才回到逍遥阁总坛。如今这逍遥阁经历三百年修缮已是雄伟壮丽。楼阁四周百里之地都有弟子巡查,萧远昭径自来到楼阁前。阁楼下十三道石阶正寓意着十三剑圣,萧远昭翻身下马,大步跨上台阶,早有弟子迎候,唤道:“六师叔”。领着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