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8 莲花馉饳(第2/3页)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再把折出来的两边再次的捏紧,这老儿就带着一点得意的笑容,将这个四不像的东西往手心上一托,朝着一旁看得目不转睛的顾峥就提醒道。

    “好好了咯,差爷。”

    只见这老儿手心托着馅往上一顶,手指压着边往外一翻,一下子就包成了一个孩儿拳头大的莲花座。

    中间的花苞未开,两边的花瓣却已经绽放了起来。

    这种美食艺术的震撼之感,让顾峥对于这个馉饳的味道的期待,都增加了几分。

    这简直就是市民的最高艺术,是民间艺术的精华。

    这年头,在现代,哪里能见到这样的手艺?

    顾峥只觉得眼睛不够用的,朝着店老板高叫了一声:“再来上五个,一起做好了带走。”

    这般的饭量,对于卖朝食的店家来已经是大单子了。

    老头只觉得高兴,应得也是痛痛快快的。

    手底下不停,一会的功夫,这六个莲花馉饳,就整整齐齐的码在了案板之上。

    顾峥也很是好奇,这面皮这样的厚,是压根不适合炖煮的。

    而蒸屉上的馒头,都是皮儿薄的透明的类型,也不适合这馉饳码放在其中。

    那这个馉饳的吃法,肯定是和这个长条的炉子有关了。

    就在顾峥猜测的时候,老儿已经拿出了六根签字,依次的将馉饳穿透了过去。

    ‘乓乓乓’

    就直接放在了条炉子的火焰上炙烤了起来。

    原来如此,果然是这样。

    顾峥强忍住了想要将对方的炉子给没收了的,就这样看着六朵莲花,在这个条炉子上,转着圈的均匀受热。

    人家西夏人烤串,这里南宋人烤馉饳。

    这是会吃!

    难怪那蒙古族的火锅,传到这里的时候,就变成了文人雅士的人手一炉的暖锅了。

    白瓷炉子,还没有煮茶的炉子大,上边的青瓷锅子,吃完了之后,还可以揣在怀中暖暖手。

    这宋朝人,怎么这么会举一反三的做生意,又怎么会这样惬意的享受生活。

    正在顾峥对于各种花样惊诧的时候,那馉饳特殊的面香,就被烤出了味道。

    一旁的老板,时不时的还用鬃刷,往六个肚子溜圆的馉饳上刷上少量的素油。

    那火苗灼烧之间,只听见刺啦啦的油泡绽放的声音。

    一会的功夫,竟是外焦里嫩,白色面皮变成了金黄酥脆的外观。

    而里边的素三鲜的汤汁,溢出来的汤水,将脆脆的面皮也开始缓缓的浸透入味了。

    一种鸡蛋蔬菜的香味,充斥在这个店铺的门口,不经意间,就留住了从这里经过的行人的脚步。

    “差爷,差爷,馉饳好了,一共是三十六个钱。还要点其他的什么不?”

    老儿在顾峥的眼前晃了晃手,才将这位差爷的神给唤了回来。

    “哦哦哦,”刚发现自己失态的顾峥,赶忙就将口袋中的钱摸出来,一串个大钱就抛在了桌子之上。

    “再给我灌上一瓦罐的浆子,等我从内里下了工,再给店家送过来可成?”

    老儿看着顾峥的下巴是朝着府台大牢的方向努的,这脸上的笑就更盛了三分:“自然可以,差爷要是吃得好,有空一定要光顾啊。”

    “老儿这里宵夜里有酒卖,最正宗的襄阳黄酒。保管差爷停不住嘴。”

    看着对方将六个馉饳,带着签子一起包好,一个中不溜的瓦罐也拴着麻绳网兜的兜住。

    心情大好的顾峥自然是应下,脚下不停的就直奔着大牢的方向而去。

    在和门口守门的兄弟们了一句,就被对方放行,去探望他新上工的两个兄弟去了。

    这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