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四章 人道行动(第2/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步也比较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德国人在装甲车方面的远比协约国要高得多,而且装甲车工厂建设也得到了中国人的鼎立协助,德国人的装甲车工厂已经开始投入生产了,虽然只是处于试生产状态,但这也让协约国受不了。在马恩河战场,德国人已经数次出动装甲车参与作战,英法联军的战线饱受其害,士兵们必须用宝贵的生命来阻止对方的攻击,若不是战场环境极为恶劣加之气温比较低,这大大增加了装甲车的故障率,说不得德国军队就已经开始打出一个突破口了。

    经过协约国的测试,不仅中国出口的装甲车武器系统有问题,就是作战性能也远比目前战场上出现的德国装甲车相差很多。根据德国装甲车在战场上的表现,英法科研人员认为德国装甲车的性能已经达到目前科技水平的极限,毕竟中国在相关科技上与欧洲相差并不多,但是相关研究开始的时间可是要早的多,欧洲的虽高但战局可是时不我待,根据战场侦查和情报机关反馈的情况,德国人在稳定了东线之后会调集更多的装甲车,试图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突破马恩河防线再次威胁巴黎。

    无奈之下通过紧急协商英法向中国订购三百辆装甲车外加图纸,必须要在三个月内在苏伊士运河交付一百辆装甲车——一方面协约国对目前战局的担心,另外一方面也是逼迫中国将所有的装甲车存货都拿出来,不能再向同盟国尤其是德国供应装甲车。当然英法开出如此苛刻的条件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中国这次得到的是库克群岛——这也许对英法来说并不算什么,南太平洋的类似的岛屿殖民地他们多的是,库克群岛资源和地域并不出众,而且中国明确的签订了相关条约,库克群岛将不会做为海军基地使用。

    不过库克群岛对中国而言却意义重大,也许现在还没有人意识到这点,因为谭延闿需要散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岛屿,这些岛屿论军事价值自然无法与夏威夷和中途岛相提并论,但是在未来航天科技时代,却可以省去很大的力气,从而部署全球观测站,如果不在这个时候谋取相关岛屿,以后的机会可就微乎其微了。

    当然英法两国还是要为这三百辆装甲车付出黄金的,库克群岛只是图纸的报酬——相对于德国付出的代价,这已经算是相当廉价了。为了省去麻烦,英国会将库克群岛所有的居民都迁往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谭延闿这也是避免发生类似“独立”这样狗血倒灶的桥段,相对于英国人,中国人可以算是地地道道的“外来户”。

    协约国确实把中国的装甲车库存掏了个一干二净,甚至连中国自己装备的装甲车都被弄出来二十多辆,不过现在德国已经具备自己制造装甲车的能力,德国自产的装甲车开始装备部队。在协约国眼中除了眼前的同盟国对手之外,还有两个极为强大的中立国美国和中国,在战争爆发之后,英国皇家海军通过封锁德国所有的港口和码头来中断德国同中立国的外贸关系,同盟国集团的成员国用以维持战争需要的大量食品和原材料只得从本国内部或通过陆上通道从中立国获取——前者对同盟国来说难度太高,至于后者对同盟国还是与其做买卖的中立国而言无疑都增加了成本,通道的安全性也是说不准的事情。

    英国皇家海军对德国的封锁自然引起了中国和美国的强烈反感,因为中国的那支以黑龙江号战列舰为核心的访问舰队还在地中海一带“缓慢的”行进,这让英国很难下决心对中国的商船采取什么强有力的措施——那支该死的中国访问舰队有着强大的作战能力,而且还顺道访问了土耳其,这让英国极为恼火。不过美国的待遇可就没有这么好了,英国人毫不客气的扣留了美国的货轮,甚至有的美国货轮上装载的并非是武器装备而是谷物豆类等农产品也被英国人在公海上多次拦截查收,这让美国人大生怨愤,这同样促成了中国和美国联手干预两大军事集团在太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