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八章 范蠡(第3/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改造的货轮组成‘范蠡一号’,已经在四天前顺利的抵达了德国汉堡港,通过驻德使馆的帮助停泊在一处由中国人控制的船坞内,对外宣称是进行维修保养,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减少各方对其关注而已……这三艘货轮上原本装载了大约四万吨左右的货物,所以真正能够藏下的货并不多,不过若是德国政府真的对此感兴趣的话,相信会卖出一个天价来……”

    温基岩嘴角微微露出一丝笑意,说起来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二十年前留学英伦回来后居然从事这样一份职业,也许是家族中传承,他骨子里面对现在的状况非常满意。当然从事情报工作注定了他喜怒哀乐不形于色,时间越长他在外人眼中的变化也就越大,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他脸上有什么表情了。

    谭延闿听后也笑了笑说道:“我们的装甲战车你也是见过的,德国人对这些东西肯定感兴趣,可惜的是德国的地理位置和英国在海上的强势,注定了这次买卖是一榔头买卖,若是不狠狠的让德国人出次血,那可真是太对不起我们了……”

    温基岩点点头继续说道:“第二批‘范蠡二号’是由十五艘两万吨级货轮组成的大型船队,由南方海军的一支两艘装甲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所组成的护航舰队。国防部按照外交部的安排派出一支访问舰队前往法国,按照行程他们在访问法国之后会在返回途中访问土耳其帝国,所以由海军顺便护航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一些意外……目前这支船队已经通过了苏伊士运河,在西西里岛和撒丁岛中间的附近海域行驶,这支船队上装载的除了成品之外,还有大量的装甲车相关配件,足够德国人消耗一阵子,按照预先的计划,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将装甲车相关的成品和配件运往德国了……”

    “范蠡计划”是针对德国运输不便而采取的对策,中国开发出了装甲车不能一直握在手里发霉,况且在陕西西安和直隶保定都已经开工建设两座大型装甲车生产工厂,一旦投入使用将会达到日产五十辆装甲车的能力。为了范蠡计划的实施,中国只在蒙古的某个地方为京畿卫戍军装备了四十辆装甲车担任训练任务,其现有工厂的生产和存货都被装船执行范蠡计划了。

    “范蠡一号”船队是将装甲车全部拆成散件,停在汉堡港内等待战争爆发之后便由德国政府自己来组装。最终可以组装成八十辆装甲车,按照战争强度预计,范蠡一号应该可以让德国人发动一次战役所需。“范蠡二号”的规模最为强大,同样是为了掩人耳目,装甲车都被拆成散件运输,不过组装完成后可以形成三百辆坦克的规模,其配件也可以维持所有坦克战斗需要。

    谭延闿不愁两支“范蠡船队”上所载运的货物卖不出去,毕竟装甲车在陆战中的威力就算瞎子也可以看得出来,近四百辆坦克足够让协约国喝上一壶了。况且在中国内务部的“配合”之下,只要德国人这边一成交开始组装坦克,协约国方面就会“准确”的获得情报,当然以英国人的自大和法国人的傲慢是不会将装甲车看在眼中,但是在战场上等他们吃了亏之后就会来找自己了。

    装甲车做为从未露面的新式武器,就其在战场上的使用方法而言肯定会面临诸多问题,谭延闿估计德国人在拿到坦克之后多半也是做为战场冲锋使用,权当充作或移动的堡垒而已。至于像二战中那样的装甲洪流的场面应该是不会发生的,就算是谭延闿知道装甲车的正确使用方法,而限于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装甲车的性能也不可能支持其长久奔袭作战,只要方法得当,在适当的环境下对付装甲车并不是一件难事,况且一战战场环境极为恶劣,搞不好装甲车在投放战产的第一时间就会趴窝——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所制造出来的装甲战车性能很不靠谱,打仗这种事情千变万化,装甲车的威力和战场上的表现都是两可之间的事情。

    “现在的问题是‘范蠡三号’,我们的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