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部、中国海关也都是很为难的,但这总比让人家便宜买矿石要好得多,也可以最大限度的杜绝矿石走私——并不是每家金属冶炼厂都拥有出口资质的,走私矿石的难度远比走私金属锭要高得多,至少可以杜绝国家资源被浪费的可能,外国人想要从中国进口战略金属物资,最起码也必须要在国内做完初加工才可以。
不过依据中国海关相关条例规定,这些粗加工战略物资的出口是要被征收重税的,尤其是谭延闿在三四年前就开始着手囤积像铜、铁、铝等金属物资,甚至不惜从国外进口再储备起来。毫不夸张的来说,外国想要从中国进口金属物资是很困难的,就算拿到了批条也会因为这些物资高昂的出口关税望而却步。不过这对于现在的德国而言则没有成本上的问题——德国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一旦战争爆发各种战略物资进口就是一个大问题,中国已经有加工好的金属锭,直接装船运送到德国可以做为战争储备,得到的是宝贵的时间。
只是现在中国进行外贸交易,尤其是像现在这样的大宗秘而不宣的交易,中国提出只能使用黄金或是美元来做为结算,或者是德国拥有的让中国感兴趣的技术专利和以物易物的方式从德国进口中国所需的各种工业品,这让德国非常的不爽,但出于目前的局势德国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在德国看来欧洲的局势是对其不利的,能够在远东争取中国这样一个盟友是非常有价值的,尤其是在美国动向不明的情况下,争取中国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在协约国联盟中也是如此——虽然中国和美国的政治制度看起来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中国中央政府权威明显要比美国重的多,而中国的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独裁者,是战是和有九成的权力都是握在谭延闿的手中,而不像美国那样权力在国会的手中。
讨好一个人总比讨好一群人要容易的多——这是欧洲正在面临战争的双方最直接的想法,美国孤立主义的盛行让欧洲颇感无奈,美国和英法之间的恩怨也是摆在纸面上的,并不是这么容易消除,算起来美国人记仇的心理远比中国厉害的多。
中国和美国相比,也许工业程度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在尖端军事工业上,中国则更胜美国一筹。凡是在与军事沾边的相关工业方面,中国远不是美国所能够相比的,也许在罗斯福时代美国海军的长足进展让美国海军成为左右世界海军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但是在这个方面和中国相比,美国除了战舰建造的比较多些之外,根本无法和中国相提并论,况且中国的造舰工业若是马力全开的话,未必会比美国差,甚至是尤有过之也是正常的。
所有人都意识到未来的战争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够应对的,必须是数个国家组成集团向另外一个集团开战,但是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场战争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够结束的,长时间的战争就意味着巨大的战争消耗,在这方面中国无疑是准备的最为充分的。
德国和英国都根据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情报对中国的战争潜力进行过详细的评估,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出一个结论——现在中国一线正规陆军数量在一百四十万左右,但是拥有相对比较完善的预备役制度的中国,可以在三个月内组建装备两百万以上的庞大陆军,十个月可以组建规模更加庞大的陆军。这除了中国人口数量众多这个可观因素之外,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战争潜力巨大,虽然中国的工业水平只能算是世界中上游的样子,但是综合实力的表现让所有国家都不认为自己能够在陆地上挑战中国,尤其是对中国进行大规模全面入侵战争,这根本是不可能赢得胜利的。
时间进入1914年之后,随着欧洲上空的空气越来越凝重,中国的军火贸易却是捷报频传,仅仅第一个季度中国的外贸出口总额就达到了1913年上半年的水平。中国各地规模大小不一的工厂全是在开足马力生产各种工业品,这也继续拉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