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将所有部件分散在十五个部署在北方的城市工厂中分头生产的,然后在锡林浩特的兵营中建造了一个简易组装工厂来负责组装……初次测试的时候是我和杨部长、刘总参谋长三人去的,‘黑兵’来负责测试与现场警戒,效果十分震撼,步兵壕、战场障碍物等都难不倒它,唯一的缺憾便是初期型号故障比较多,三辆测试样品没有一辆行驶距离超过三公里的,考虑到测试场的布置完全是以实战标准来构建的,里面弹坑、泥浆等因素,能够行驶三公里也算是可以接受……”温基岩安静的回答道。
温基岩在明年成为中国第二任情报头子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陆军和海军在不同的场合对他的工作是极为认可的——他阻止了谭延闿想要合并成一个超级情报机构的想法,现在中国情报界变成内务部、陆军情报局和海军情报局三个部分,当然内务部占据了超过六成的情报资源,不过好歹这两个情报局总算是保留下来了。再加上温氏家族在海参崴战役之时,提供了大量的俄国海陆军情报,并且还亲自参与突袭俄国弹药库的战斗,这给军方都带来很好的印象,再怎么说内务部也是和军队一样,都是国家强力机关,能够受到军方的支持,这对他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温基岩是中国情报界的“老资格”了,在十几年前还没有建国之前他就已经成为海参崴情报站的站长,战后由于其学历开始参与了中国最为机密的核物理计划,并且一直担任这个计划的总负责人,也是他创建了“中国密室”,这些资历让他成为年轻的中国情报机构最有分量的人物。温基岩所参与的项目就决定了他和军方与谭延闿之间经常协调,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军方的大佬们也许会对他“情报头子”的身份感到很不自在之外,但是经常和谭延闿见面这对于他身份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谭延闿听后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安源重工方面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
“我见到的那次只是初次设计型号,刘总参谋长对此虽然感到比较满意,不过对雷龙和安源那边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要求他们拿出更好的产品……这次总统观看的型号已经是第八次改进后的型号,各方面的性能已经相当不错,具体方面的参数都在杨部长和刘总参谋长那里……”温基岩回答道。
“安源重工”事实上就是“红旗”轿车和“蓝翎”轿车的摇篮,开始的时候就是谭延闿为了讨好慈禧太后所成立的“天津汽车厂”,不过那个时候的天津汽车厂没有生产过一辆汽车,除了为给慈禧太后、荣禄、李鸿章那几辆汽车做维修保养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人物便是集中人才在研究内燃机,其中最为显著的成果便是为当时的“远洋渔业”建造的j级潜艇提供国产汽油机。
新中国建立后,“天津汽车厂”彻底分裂,连同关系户“远洋渔业”纷纷挂上正式的招牌,只不过天津汽车厂分裂的更加彻底,保留下来的便是天津汽车厂专门生产汽车的部分,真正精华的部分被分裂出来之后便是“安源重工”——这是一家其地位可以与鼎鼎大名的隆盛机器厂相提并论的大公司,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内燃机都是由其生产的,剩下的份额有不少是国外进口,其他国内相类似的厂家根本没有,都还处在做其维修厂或是提供零部件的供应厂商角色。
安源重工生产的内燃机在国际市场上也是极为有名气的,这得益于谭延闿可以容忍为其不计回报的投入大笔资金不求回报埋头进行技术积累的结果——论规模十个安源重工也不是隆盛机器厂的对手,隆盛机器厂为战舰提供动力系统,国内除了少部分蒸汽轮机是进口之外,其余都是隆盛机器厂生产的,而内燃机的市场在中国还很狭窄。
不过内燃机远比蒸汽轮机更有发展潜力,不要说现在安源重工已经可以倚靠为军方潜艇提供内燃机和民用汽车市场做到自食其力,就是亏本再多只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