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二章 海军转型(第3/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正常交战距离”上,这么强大的火炮可以轻而易举撕碎世界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任何一个部位的装甲防护。任何一支海军包括英国海军,在面临九门十六寸主炮的威胁下,心态都会失常,被一吨重的炮弹打中,人的血肉之躯会被威力强大的炮弹炸的连渣都剩不下,这种恐惧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甲午大战之时,日本为了平衡中国的定镇两大巨舰,搞出了“三景舰”,就算三景舰的主炮中看不中用,但日本海军还是将其做为定海神针来稳定士兵的情绪。

    向德国出售东云级战列舰势必会引起英国的抗议,这笔交易一旦被曝光,不要说中国要面临巨大的外交压力,就是战舰能不能安全抵达德国都很难说——英国人是绝对不会允许德国的东云级战列舰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正因为诸多考虑,谭延闿并没有答应德国出售东云级战列舰,而是做出“友好舰队访问”这个决定——从中国到德国,走海路需要数月时间,从现在出发等舰队到德国的时候,就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不远了,到时候干脆利落的将访问战舰“打包”卖给德国,英国连反对的力气都可以剩下了……

    不到最后时刻谭延闿是不会做出最终决定的,况且因为“中国因素”,当今世界比原本的世界改变了太多,与欧洲局势密切相关的巴尔干战争也因为中国的插手结局也大不一样——德国和奥匈帝国虽然支持土耳其,但是没有像中国这么直接,给予土耳其最大的武器供应支持和贷款支持,从而支持土耳其帝国渡过了最危机的时刻。只不过土耳其在得到中国的强力支持之后,依旧在巴尔干战争中以失败告终,只是因为随后的外交交涉当中英法采取了妥靖政策使得俄国独木难支,加上中国增兵北疆威胁中亚,使得巴尔干战争很快在国际调停下结束,土耳其损失并不严重。

    巴尔干战争结局的变化势必会影像到欧洲局势的变化,英国和法国与中国在军备合作上再次达成两个新的条约,其中重要内容便是中国承诺在维护两国在远东殖民地的利益,尊重英法对其殖民地的统治,在必要时刻可以为英法提供后勤支持以维护其统治地位——英法两国是绝对不可能允许中国“帮助”其维护殖民地统治的,不过中国提出可以在后勤补给方面为其提供便利,这对于英法两国来说就是最大的帮助,毕竟远东距离它们实在是太远了。

    中国同英法之间的秘密条约并不能说明中国就此搭上了协约国这条船,只能说是暂时在外交上有个比较好的选择而已。谭延闿相信,等几天黑龙江号战列舰从旅顺的船坞中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时候,英法两国就该想办法阻止中国将这种战列舰卖给德国了。

    谭延闿不着急卖战舰也是认为现在中国已经渡过了那段靠战列舰交易带动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过程——目前国内造船业已经彻底被发动起来,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中国造船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尤其是在得到银行财团扶植的几家中小型造船厂早就短时间内发展起来成为大型造船企业。配合中国的蓬勃发展的经济势头,南北航运贸易极为发达,南洋爪哇共和国的出现更是为中国的航运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

    现在中国造船企业的目标是要考虑造船企业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而不是盲目的扩大产量,不然到时候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头痛的不仅是那些工场主们,对政府而言也是一个大麻烦,而且应对农民起义的翻版“工人罢工”,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可是一点经验也没有。不过好在谭延闿非常清楚世界大战是必然要开打的,也就是说在中国工业尚为发展到饱和阶段之前,中国政府有的是时间来调整工业结构。

    在银行财团和谭系资本中的造船体系的技术注入下,国内造船企业不过才数年的时间便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不过军方订单都是习惯集中在谭系资本所辖的大型造船企业。除了江南造船厂依旧保持着中国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