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八章 散财(第2/4页)  北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制工作,大连湾海军射击试验场被安排为十四寸样炮的测试,而沈阳号则带着十六寸的样炮北上前往库页岛完成测试工作。除此之外,温基岩以前所领导的“密室”将数年来的成果也投入进去,对已知的外国部署在中国的间谍网开始清剿,包括上海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大连湾测试场、甚至是天津舰船设计院在内的可疑分子进行政审甄别。

    中国的下一代战列舰已经开工建造,这对世界海军界来说是极具影响力的,因为西藏级战列舰的出现使得常规的十二寸主炮基本上对这个铁乌龟没有任何办法,而相反在面对这个拥有十二门主炮的庞然大物的时候,同时代的任何一艘战列舰都不免有些凉飕飕的感觉——《时代》创刊号上的封面照片为什么如此风靡?只有在相互比较之后才会明白单挑西藏级战列舰对同时代的战列舰而言就是自杀,不过好在西藏级战列舰的航速只有二十一节,有很多战列舰就算打不过还是可以选择撤退的。

    中国发展到这个地步,谭延闿已经不像当初那样渴望威力巨大的战列舰了,对战列舰的兴奋度下降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力的强盛——中国这么大,而且还错失了近代科技大发展的机遇,想让中国富强起来显然十年的时间是绝对不够的,不过富强最大的障碍是中国的“大”,但是国力的强盛也是因为这个“大”。就像中国和日本相比,每个中国人掏出一两银子发展军事,那后果绝对不是日本所能够承担的,以前谭延闿渴望强大是因为中国的“弱”,现在他手里已经有一定的本钱了,哪怕根基并不如老牌列强劲旅们这么厚实,但是想要在中国杀个三进三出那是做梦,任何一个向中国挑战的国家不死也会扒层皮,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中国的“大”。

    在上海视察完毕之后,谭延闿又沿长江考察了沿江的各省重镇,随后乘坐火车沿粤汉铁路南下前往广州,最终的目的地是香港。谭延闿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巡视各省,也是再次强化他的元首地位——世界大战已经日益逼近,谭延闿必须要趁着这个机会让中国获得跨越性的大发展,在未来的四十年间只有三次机会,除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外,便是黑色星期一所引发的经济大萧条。

    谭延闿心中的规划便是趁着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彻底奠定中国的工业基础,将中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目前中国的工业重头戏和军事工业有着很深的联系,而且工业基础并不完整,虽然在中俄战争过后经过几年的发展总算是有了点样子,但离谭延闿需要的程度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随着这次巡视之后,由中国工商银行牵头,率先在银行金融领域开始创新,引入风险投资概念,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提供最高为一百五十万元的贷款——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足够建立一家中型的纺织企业。事实上这是在为民间承担起一部分建设工业铺路,尤其是在造船业,民间私人资本每吨补贴三元,当然谭延闿名下发展起来的几大船厂是不包括在补贴范围内的。

    谭延闿名下的超级重工业企业虽然是私人资本,但是却不能获得政府在相关方面的财政补贴,这是谭延闿做的主——除了少数领域,他手里的重工业企业比国有大型企业一点也不逊色,甚至还超出了许多,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上海江南船厂,中国的新式大型战舰几乎都是从这个船厂里面走出来的。

    “无论是权力还是财富,如果过于集中迟早都会引起不可遏止的仇恨,从古代到十年前的满清政权,不管是秦始皇那样大权独揽的强势皇帝,还是慈禧太后那样的不是皇帝的皇帝都莫过于此。他们都属于在针尖上跳舞的那一群人,每天想的便是如何保证自己的权力,我可不想这么累,权力和财富多分出去一点就轻松一点,这中间需要一个平衡点。我现在求得是声望和影响力,对于财富和权力,我们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谭延闿坐在躺椅上笑着对在旁边整理茶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